你的孩子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真是這樣嗎?
他也許就在此刻沒有聽你的(他只是相信了他此刻自己頭腦里的想法),你確定他下一刻也不聽你的嗎?他有沒有過聽你話的時候?不要下一個一貫的結論,沒有人一直是什么樣的。他們都一刻一個變化。當這個念頭來臨時,他們那么反應;當另一個念頭來臨時,他們又那樣反應;誰是一條僵死不變的河?孩子的變化才大呢。你家的孩子是你認為的那樣嗎?他真的頑皮、搗蛋、不愛學習、道德有問題的孩子?你確定嗎?
不要輕意給你的孩子下結論、扣帽子、貼標簽,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他們不好,不是他們本身有問題,是你自己的 “認為 ”有問題。
你考察過自己的 “認為 ”嗎?
他是不是就是對的?
不從你的角度或價值觀出發呢?
你認為你的孩子不好,那是你的 “認為 ”,并不是他的真實存在本身不好。你的孩子永遠是一條鮮活、生活、流暢的河,不要太 “人工 ”改造它,每條河會找到自己的路,河水不會走錯路。所以,對你的孩子放心——對你自己放心。
活著的參考標準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每一個人,無論大人、孩子,你活著的參考標準是誰? ……你自己。不要看東家的大人如何生活,我也要如何生活;不要看西家的孩子如何做的,也讓你的孩子如何做。不要陷入自身以外的比較——那是在進入頭腦的陷阱。你過的誰的日子?——你自己的;你在為誰而生活?——你自己。你干嘛參考別人呢?
根據自身的需要去“創造”你的生活條件,根據你孩子自身的需要“創造”去創造他的學習條件,不要把一個人放在一群人中間比較,每個人都是“獨立”,他只適合他自己的情況。教導給孩子活著的標準是自己而不是他人,這讓他以后的生活會更自由,但不用擔心他以后會不適應社會或人群,你確定一個持有“活著的標準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信念的人,他就不能適應社會或人群?所有的情況下,你的“擔心”都是多余。事情該是咋樣就咋樣,它和你內心的擔心和恐懼沒關。老天不會參考你的恐懼來調整它自己的行為。
不要那么重視“教育”
人們“重視”教育的根源是“恐懼”,是對未來的擔心,是整個社會人心沒有和不能活在當下的顯示。你為什么那么重視你自家孩子的教育?明日生活的美好,是基于對明日生活的恐懼才能達成的嗎?沒有恐懼生活就不會變得更好?顯然這是荒謬的。
生命存在的真相,它沒有明天。它只有此刻和此地。“為了明天而努力”這個口號給人帶來什么?壓力還是寧靜?壓力真的能夠帶來有效的動力嗎?如果你沒有壓力的、寧靜的做事與你充滿擔心恐懼的做事,哪一個效率更好?顯然,沒有壓力的做事事實上效率更好。把“為了明天而努力”的這種基于恐懼而工作的信念口號換成“讓生命在當下開花”吧?時刻告訴自己“讓生命在當下開花”,感覺一下和“為了明天而努力”有什么不同?
做一件事最好的效率,不是在恐懼或興奮時,而是在自然狀態時。須知凡事要自然,不要刻意。因為自然就是天之道也。
你把你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回事嗎?你為什么對你孩子的成績當回事兒?多數情況下,你是真的為他嗎?……你為你自己,你害怕你孩子成績不好你丟臉,你想你孩子成績好了你感到榮耀,你想你孩子成績好了將來有好工作、找好對象、有好收入——他們生活的快樂——“你”放心。一切都是為了你。
你這樣做有什么不對嗎?這不是一個對或錯的問題。問題應該考察一下,當你太把自己孩子的學習當成一回事時,這給你帶來了什么?給他帶來了什么?他推助了事情往你想象的方面發展了嗎?覺知你的行為是基于什么而進行的。學習應該是孩子的娛樂,而不是他的工作。不要把問題搞反了。別太把學習當回事兒,用心在任何時刻的 “此時此刻 ”,生命何處不學習?何種不是學習?不要狹隘地以為只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或某種技能才叫學習。放開你的判斷和邊量,在更大的時空角度中考察一件事。
你的孩子以后會被社會所淘汰?
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教育那么重視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我們擔心如果我們孩子現在的教育趕不上別的孩子時,他們會被社會所淘汰,你確定真是那樣嗎?社會從沒淘汰過任何人,只不過在不停地改變著他們知見和判斷。我們整個人生生命的問題決不在外部,在內部。并不是現代教育出了問題,是人心出了問題。教育的問題也是人心問題的反應。所以改造教育的重點還在人心而不是教育本身。
不管整個社會教育狀況如何,你可以直接影響你的孩子。你對生命的一切的認知、態度、方式在直接影響你的孩子。如果老子有一個孩子,他會如何教育他?不用教育,他會成為另一個老子。他會變成下一個智者。或許他的兒子可能還是農夫,但他在農夫里面是最自由快樂的農夫。如果你是一個內在有很多知見、障礙或麻煩的,你在直接教導給他這些呢;如果你自然、達觀或效法天地之道,那么你的孩子和你保持一致。在你到達自己生命的圓滿之前,教育他人是一種深入的內觀,那成長的不是他而你。
越恐懼,你越想掌控
如果你越恐懼,你就越想掌控什么。掌控讓你獲得短暫的、虛幻的安全感。如果你是一個內在充滿恐懼的家長,在家庭教育領域,很可能,你的孩子和他的教育問題就會成為你試圖掌控的工具。通過管理孩子和他學習的好壞,你讓自己不安的心暫時放松和安寧下來。
為什么有的家長如此關心自己的孩子和其教育嗎?在那關心之中他們獲得什么?顯然,在那操心之中他們暫時忘了自己、忘了恐懼——他們“安全”了。在恐懼之中沒有愛存在的余地,恐懼導致潛藏的暴力,如果你基于恐懼去教育和關心你的孩子,你就在無意識之中向你的孩子施暴,你透過“教育”在向他施暴。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教育”不是純粹的,它成了你釋放恐懼、控制別人和獲得自我安全的私人性目的手段。來觀察你在孩子教育中的模式,看看你是出于恐懼教育你的孩子,還是出于純粹的愛教育你的孩子?
做一個完全無懼的家長吧,不要試圖控制或掌控你孩子的命運,你不是上帝。那樣做不但使你自己受苦,同時你的孩子也不好受。因為恐懼和掌控,你創造了兩個人不好過的日子。從“從恐懼出發、以教育為手段、以孩子為對象”的家庭恐懼教育模式中走出來吧,覺察你自己的心:不要教導你的孩子恐懼,教導他愛和放松。
愛,使你放松在處處
如果你正在害怕,你一定在幻象之中;如果你內心禁不住要去涌淌愛,你一定處在本性上。恐懼使人緊張,愛使人放松處處、處處放松。如果你是一位內在涌淌愛的家長,那么你的孩子有福了,愛就像潺潺流水涌進良田青苗一樣涌進你孩子的心。在一個愛中——沒有教條,沒有壓抑,沒恐懼和掌控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他自身將變得智慧柔軟。
我們教育孩子不能出于恐懼僅給他知識、技能、方法和競爭意識,這樣會把他變成一位戰士。成為一名生命的戰士是苦的,想想這樣他一生將有多少次戰役和戰斗需要他打?教育我們的孩子冷靜、柔和和愛,教育他們智慧的看待事物的方式,這樣能使他們長大避免戰斗。培育他們成為一個佛陀、一個老子,而不是一個希特勒或者斯大林。生命不需要戰爭,任何戰爭都不是必須的。
教育我們的孩子不要用戰斗的方法取得勝利,讓他們找到不戰而勝的智慧。愛創造祥和的世界,讓我們把愛帶入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心中。【轉自悟空的心靈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