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不起來是何時,為何喜歡語文。只記得小學時偶爾寫的作文會被當做范文念,寫的所有日記都是優。小時候喜歡讀書,但資源有限,家庭教育程度也有限,無法給出更好的引導,所以只憑著與生俱來的喜歡,會多去讀點書。每次學校的文學報發下來,看見上面刊登同齡人寫的詩歌,我也會模仿著去寫,不知道哪里來的一腔熱勁,每天都在努力的去寫,然后滿懷期待的拿給家人看,拿給朋友看,可是反響平平,沒有人在意和關注。慢慢的,那股勁也就過去了。
? ? ? ? 初中時,同樣在認真的學習語文,關于習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寫了一篇名字叫做《小草,你是勝利者》的作文,這篇作文老師給我寫了很多評語,我只記住了一句:“你很有潛力”,這讓我備受鼓舞,覺得能被老師這樣認可,實在開心!到了高中,進入了最好的一個班,遇見的語文老師對習作要求很高,打的分數幾乎沒有超過85分,我寫的一篇《秋天》,得了85分,是班里的最高分,在高手如云的班級里,我的一次作文得了最高分,我很喜悅,還帶著一點自豪。可是后來的作文風格為了迎合高考,通篇全部變成了議論文,我的作文就再不出彩了!
? ? ? ? 后來上了大學,環境一下子放松了,我多年的懶惰細胞瞬間蔓延至全身,沒有了當初那股對寫作的熱勁了,有時候動筆寫也只是為了參加征文比賽而獲取那張獎狀。記得當時文學社出的報紙,會把獲獎的文章會刊登在那張報紙上,可惜由于排版問題,我的文章被摳出來了,可我并沒有覺得失望之類的,因為我仍然能得到一張得獎的獎狀,這些獎狀是我在期末爭取獎學金的利器!可是在考研究生的時候,學習古代文論時看到曹丕在《典論論文》里說的一句話:“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忽有一種心靈交匯的觸覺,年壽盡,榮樂止,富貴空,我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么呢?文章的價值到底是什么?我隱約的思考著。
? ? ? ? 再后來,大學混完了,工作了,人生進入另一階段,經歷了一些事情,才發覺自己有多么的普通,長相普通,學歷普通,家庭普通,工作普通,經歷普通。嗯,換個詞形容自己吧,平庸,如此的平庸。以前竟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沒什么不好,至少我已經能夠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有多么的乏善可陳,至少我愿意去反思以前的人生。所以我想在人群中盡可能變得特別一些,我想去記錄,想更加充分的去表達,所以我重新追尋到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的方式,寫作!我曾嘗試給某本雜志投稿,由于懶惰,我把一篇一萬字的短文寫了一年多,由于熱愛,我仍堅持寫完,可惜石沉大海,未有回音。
? ? ? ? 突然發覺寫了這么多,似乎有些跑題了,師北宸老師布置的題目是寫作帶給你的麻煩或者寫作帶給你的甜頭,我有些抓不住重點了,但是只想說,想寫出真正好的東西著實不易,但因為真摯的喜愛,所以苦澀亦是甜。
? ? ? ? 還有,時至今日,無論以后是否有回音,我都會愛我所愛,與一切其他任何都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