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解憂雜貨店》的人看到這個標題就明白了,今天花了一個上午終于將書看完,還寫了一頁的紙整理了一下劇情和人物關系,每次看東野圭吾的書都會這么做,似乎如果不這么做就像沒看過他的書一樣。而也只有這么整理一遍才能理清頭緒。
可以說是一口氣看完的,之前也是久聞這本書的大名,但沒來得及就一直擱置在書架上和昨天的《皮囊》作伴。
故事從三個男生開始,隨著他們交談著,漸漸明白他們是偷了東西,正找地方藏身。其實在這里,伏筆就已經埋下了。每次看他的書到結局的時候都會驚嘆,怎么可以這么早的情節都可以和后來發生的產生讓人拍案叫奇的呼應。其他書先不牽扯,只是這一本給了我一種‘圓’的感覺。
團團繞繞到最后回到這個點,但又似是而非。
忽然想起小森里女主說的:
我是一個螺旋。
可能原句不是這樣,但是就是這個比喻。一圈一圈擴大著,雖然總會遇見類似的苦難。
看完后長舒一口氣,看的過程不得不說是享受,幾乎是亟不可待地翻到下一頁看作者還能怎么解釋之前一些早就忽視過去的細節。
故事的視角轉換著,很多人圍繞著丸光園和浪矢雜貨店的故事漸漸展現開來,猶如畫卷一般平鋪在面前。有遺憾的,例如魚店音樂人松岡克郎,但也難說不是滿意的結局。有柳暗花明的,例如迷途的小狗晴美和行竊的敦也、翔太和幸平三人。
相信自己,無悔的燃燒自己的人生
這是浪矢雄治爺爺對那封用來測試用的空白信紙的回信里的一句。這句話無疑也給想要洗心革面的三人帶來前進的能量。
書里的爺爺強調著,甚至三人烏龍的收到信并準備回信的過程中都體現著一個事實:其實很多人面對選擇的時候心底都有了一個答案,他們只不過需要通過別人的嘴來說出那個答案或者渴望著別人能夠給出更令人信服的理由,讓他們能夠完全舍棄其他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
但是其中卻也不能忽視的是三人和老爺爺認真的回信,那樣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煩惱并且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從寫信人的角度提出一個可行的意見。他們完全達到了《皮囊》里提到的關于理解的那個觀點。
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
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還有,
不能隨隨便便地答復
相較而言,我們的一生多多少少會碰到像文中里提到過的艱難的選擇。這種時候,我們不也各種尋求回答,從身邊的人,從網絡,甚至會特地請教專家。所以,我想這種面對抉擇的焦慮還是能夠體會一二的。
那么,以后面對朋友們的煩惱,或者家人的抱怨的時候。
我們不妨追溯求源了解應該知道的事情后,試圖給出自己的建議。即便不被采取,但是這份認真對待自己所苦惱的心情一定會被傳達到。
而這,也是如今社會所缺乏的交流,或者說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