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個同學聊天的時候,他說,如果你確定在深圳發展的話,最好還是選擇到中心一點的地帶來,你那里離中心區太遠,到哪也不方便。當時,我不以為然。我當時想的是,在每個地方都有在每個地方的好處,特別是像我這種,急需原始積累的人,其實經不起折騰,只能先求穩定。即便,這個穩定的地點,真的偏到鳥不拉屎,但不一樣也有許多人在這里安居樂業,健康發展么?
可是,只過了兩天,我便對他的說法在心里認可了。誰叫我一直是一個后知后覺的人呢!
今天,去聽了一個互聯網+時代供應鏈管理與創新的講座,深有感觸。講課的黎教授六十六歲了,精神矍鑠,神采飛揚。一直保持著幽默與和藹的語調和表情。他提到很多當下的時事熱點,包括已經過去的2015年的大事,以及21世紀剩下的80多年時代發展的趨勢。很慚愧,有很多的東西,我完全都沒有概念,即便有些知道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作為一個60多歲的老人,他都能與時俱進,爭分奪秒的吸收新的知識與能量,而年輕的我們,有什么理由還在這里固步自封呢?
這是一個開放包容,信息不斷升級換代的年代。包括城市,也以每天在發展的高速不斷改變著。你曾經很堅持的某種理論依據,也許在此時此刻就被刷新替代;你認為很熟悉的地方,也許你再過去的時候,卻覺得其實根本找不到方向。如果,只是一味的在自己的圈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偏安一隅,不愿意接收更多新的訊息,不愿意隨時來刷新自己對人生社會的理解,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我一直在想如何努力的提升自己,讓自己值錢再變得有錢,我也堅持努力的在做一些事。我知道,堅持下去,終會有成果,可是適時讓自己不只是埋頭苦干,花些時間精力去了解更多的領域,走到更廣闊的天空下,不是可以讓自己更豐富充實么?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其實并不能講透哪一方面。并不能讓你在某一領域得到相當大的質的提升。但是,傳遞出來的那些積極向上,讓你必須不斷鞭策自己趕上趨勢,不斷進步的理念確是讓人受益匪淺的。我們都要學會走出去,走出自己偏僻的小世界,走出長久以來固執堅持的某些陳腐概念,去吸收,去吸納,去努力轉換為自己的資本和力量。
聽完講座后,好友vivi見了一面,vivi是我最好的朋友。這么多年,我看著她一步步的努力蛻變,不僅外表,還有思想,包括她現在所能擁有和掌握的一切。
她在好幾年前初到深圳,就覺得一定要待在關內,并且一步步的努力通過換工作的方式讓自己在關內定了下來。現在在職讀北京大學的MBA,今年就要畢業了。外表看著一切風光,漂亮,時髦,就職于世界五百強,是在公司說得上話的職務,北京大學研究生……而我知道,這些光彩的背后,是她一步步努力和經營得來的。并不是從天而降,與生俱來,而是一點點積累和加蓋的。從她確定要在關內定下來起,她就朝著這目標一點點的靠近。包括考北大研究生,也考了兩次,這幾年就從來沒有休過周末,每周末都在上課。
是的,每個人看似精彩的表面,都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堅持。而第一步,就是努力讓自己走出去,從閉塞偏遠的地方走出去,從自己狹隘局限的思想中走出去。不只是埋頭苦干,而是放眼去望向更大更廣闊的世界。
其實,幾年前vivi跟我說要堅持在關內發展的時候,我沒有異議,但也并不太認可。因為我覺得,成本也更高,房租,包括其他等等。確實,有些東西你望得更遠,你要付出和承擔的也就更多。如果只是計較眼前微小部分,看不長遠,就會因為這些計較而失去更多的機會。那些機會,當然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的。可這種代價和努力,卻是年輕的我們應該去付出的。
時間過了幾年,走出去和閉塞自己,結局就已經拉開了不止一丈的距離。雖然,更多的是因為走出去了,她在堅持自己的方向和夢想,辛苦付出時間精力和汗水,才有今天風光的現在。但是,走出去不是第一步么?有了第一步,才有后面的每一步。
很多的時候,包裹我們的重重壁壘,不僅是環境的局限,不僅是資源的不夠,更多的是我們那一顆已經纏絲結繭的心。固化的思維,拒絕邁出腳步,先入為主,用不愿打破常規習慣,把自己框死在那個小圈里,拒絕走出,拒絕改變。
那次,老板娘說要去參加一個組織的年會,要帶一個人去。因為是贊助方,所以可以在現場支X展架宣傳產品。當時她到營銷中心來說的時候,大家都不愿去。后來,我自告奮勇的跟她一起去了。
確實,到了現場,大家忙著玩游戲吃東西,表現自己,沒有人關注你的宣傳。因為主持人疏忽,本來可以上臺介紹公司,也沒能介紹成。只在玩游戲和吃飯的時候,加了幾個人的微信,也沒提到產品。中途因為老板娘有事,提前離開,我一個人堅守到最后。
后來,滴滴打車回來,跟司機互留了聯系方式。了解了他業余當滴滴司機的收入,并有跟他介紹我們的產品。
回到公司時,已經八點多。還有同事在,對我說:你還主動要求去,我們都跟她去過,沒有過收獲。我微微一笑,沒有回話。因為在我看來,并非沒有收獲,有些收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沉淀積累的。在日后,說不定就會有幫助。并不是在一個非賣場的地點,你當場有賣出產品才是收獲。比如說,我不出去,不會見識那么多其他領域的精英人士對行業的剖析,雖然與我現在行業無關,但都接收些資訊總是好的啊!比如說,我不出去,就不會加那幾個人的微信,也可能他們就是潛在客戶啊!比如說,我不出去。我就沒法了解滴滴司機的收入…………
收獲有時候是隱性的,它需要在某時某刻,經過量的積累后再達到飛躍。但是,沒有你走出去的第一步,沒有初始的跨越,后面的飛躍就更不用談起了。
我們還年輕,我們需要更多的成長,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
我們還不夠豐腴,我們還需要多吸收完善,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
我們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我們需要知識眼界的填補,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
我們所處的環境還有些狹窄逼仄,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去到更廣闊的天地。
走出去吧,你會發現另外的自己,你會看到更精彩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