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好友包黑子。
徐先生是曾經在成都羊西線上開火鍋店的一位老板,本想大賺一把,沒想到一下子就虧了400多萬元。現在一提起餐飲就頭疼,這輩子都不想再做餐飲了。
他的火鍋店裝修得很時尚,一共三層樓,一二層為火鍋廳,三樓是廚房、辦公室、庫房。營業(yè)面積1600多平方米,共投入400多萬元。
“我們過去沒有做過餐飲,看到紅杏、大蓉和等酒樓生意好得訂不到座位。手里正好有些閑錢,于是就在蜀漢路租下了三層的營業(yè)新房。那時候羊西線大多數酒樓就是中餐,我認為還差一個像樣的火鍋店,于是就決定做火鍋。沒想到剛開業(yè)就碰到重慶‘8632’的低價狂潮,開張就虧了。”
據介紹,他的火鍋是一家特色火鍋,主打菜是深海魚,由于主菜的進價較高,所以售價相對較高,導致來酒樓就餐的人不夠多,二樓常常要唱“空城計”。
徐先生說他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盲目投資,他選擇了一個不適當的時候、一個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和一個不適當的餐飲品種。
問題診斷
專家意見:定位有很大偏差
火鍋經營的主要客戶在中、低端消費群,要想經營高檔火鍋,必須要有自身的特色,能夠牢牢吸引住高端消費者,而市場細分高端消費的比例非常小。
徐先生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盲目投資,他所選擇的產品沒有足夠的特色去吸引顧客,定位有很大偏差。所以投資餐飲行業(yè)一定要選擇有經驗的投資策劃專家進行投資前的充分分析,合理定位,才不會導致失利。
錯誤認為“客人云集的地方才是餐飲業(yè)成長的好地方”,盲目傍大款,過分相信非直接競爭對餐飲企業(yè)有互補作用。
一個地區(qū)餐飲行業(yè)的競爭狀況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來考慮。
一是直接競爭的評估,即提供同種經營項目,同樣規(guī)格、檔次的餐飲企業(yè)可能會導致的競爭,這對餐飲企業(yè)來說,是消極的。
二是非直接競爭,包括不同的經營內容和品種,或同樣品種、不同規(guī)格或檔次的餐飲企業(yè),這類競爭有時起互補作用,對餐飲企業(yè)有時是有利的。
徐先生過分以為“越是飯館扎堆的地方,應該越有錢賺”,原以為可以借紅杏等酒樓的火爆,拉攏一部分客人,只要經營一個“空白”項目,生意肯定沒有問題。然而事實恰恰相反,他經營的火鍋店無法生存。
在選擇餐廳經營區(qū)域時,如果該區(qū)域無任何一種形式的競爭,將具有壟斷地位;如果有任何一種形式的競爭,都是值得餐廳經營企業(yè)在投資前認真研究和考慮的。
競爭既是一種威脅,又是一種潛在的有利條件,只有把競爭對手作為一面鏡子認真分析其優(yōu)勢或劣勢,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
而徐先生在投資興建餐廳前,顯然沒有了解該區(qū)內現有餐廳,即競爭對手的經營特色與狀況:規(guī)模特色、營業(yè)時間、顧客層次、消費單價、營業(yè)額、菜系和菜單內容等都沒有仔細研究,致使海鮮定價過高,超出顧客可以接受的范圍,二樓唱“空城計”是必然的。
所以說,如果不經過市場調查,就盲目的投資,等于把錢往水里扔。
看清市場,才能做到心里有數。
我是你的營銷好友包黑子
我的分享需要你的支持,鎖定我,就會給你不一樣的營銷思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