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是最美的年紀,我們有了賺錢能力,不再開口向父母要錢,面對自己喜歡的物品可以憑借一己之力隨時購買,一定程度上我們達到了財務自由。
在校期間盼望著畢業,期待早日實現自給自足,不再拿著父母的錢緊巴巴地生活,那時生活費用有限,總是在計算著這個月該怎樣消費,不買衣服的話綽綽有余,如果一旦要購買衣物,護膚品等,就有點入不敷出。心疼父母的血汗,也從未鋪張浪費過,偶爾的一頓大餐,都會覺得奢侈。
那時的我們縱然不需考慮謀生,卻因為還未有獨立的能力,而家庭能夠提供的生活費有限,而不得不對自己的經費精打細算。
買衣服總是去百貨商場,淘寶,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去專賣店買一次衣服,進去看到那咋舌的價格,默默地轉了一圈便走了出來,那會兒我們希望能自己掙錢自己花,十分羨慕那些早已處在職場的同學。
而今身處職場,現實卻與曾經的期望大相徑庭。說好買的手機一拖再拖仍然舍不得換,買衣服依然徘徊在百貨商場,以及淘寶網。
每個月都在數著發工資的日子,依然面臨著錢不知不覺流走的尷尬,也沒有大手大腳地鋪張浪費,好多想買的東西依然沒買,但是口袋里的錢卻不知去向。
除了不再開口向父母要錢,除了看上想買而又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東西可以毫不猶豫地購買,其他的似乎也沒有太大改變。
偶然間和讀者聊天,她尚且還在大學就讀中,她問起我畢業幾年了,這樣一想竟然已經兩年了。感覺這兩年來生活依然處于茍且,能力依然未曾有太多提高,職場生涯尚且處在萌芽,兩年了除了年齡增長,除了體重增加,除了變換了角色之外,自己竟然沒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
她說很羨慕可以自己掙錢的感覺,問我有了一定的存款了吧。一下子戳中自己的內心,查看自己的銀行卡,不免有些心虛。
是啊,我都畢業兩年了,經驗沒有提高,存款沒有,我不知道我這兩年時光都干了些什么。
問起身邊的人,似乎都是這樣的情況,沒有存款,沒有升職,依然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看到他們的情況,一時間心里有些許安慰。
可是還是會有打臉的時候,有一親戚女兒和我同一年畢業,在外地上班,哥哥結婚,她拿給家里三萬元錢。父母和我說起,依然不服氣,狡辯著外地工資高。
父母說她一個月掙3000,一年攢了3萬,那自己一個月掙1000多,那是不是應該也有一萬的余額,我一時間無語。
身邊很多人都說女孩子不需要攢錢,尚處在該買買買,該打扮自己的年紀,盡情地享受,以后嫁個好老公即可。
看過很多雞湯文也在傳達不要在該買買買的年紀談省錢,告訴我們女孩子應該在最美的年紀愛自己,無須去考慮省錢攢錢的問題。
美容行業盛起,很多廣告都會以整容前后的對比來吸引顧客,有的甚至會以明星微整后的絕美容顏來廣而告之只要你進行微整,你想要的都會給你。
于是很多人走上了微整道路,很多人趨之若鶩,很多人肆意地買買買,購買欲持續暴漲,手中的存款空空如也。
很多人信奉會花錢才會掙錢,于是很多次剁手之后都會用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可是你確定你真的會掙錢嗎?那么你又掙了多少呢?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只是靠著每月的固定工資過活,你一次次地用這樣的謊言安慰自己,一次次地瘋狂買買買,最后除了那一堆堆扔掉的瓶瓶罐罐,衣櫥里一件件不穿的衣服外,一無所獲。
在最美的年華我們是該愛惜自己,是應該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靠美美的衣服,各類護膚品來裝扮自己。但是我實在不能理解那些花幾千元錢進行微整,花半年工資買個土豪機的行為。
難道買個土豪機就真的是土豪了嗎?難道整容后就會得到富二代的青睞了嗎?你和富二代之間差的不是一個手機的距離,也不是一個微整的距離,而是社會階層和社會地位的距離。
你需要做的不是靠表面的偽裝來自我安慰,而是靠不斷的自我努力和能力的提升來讓自己得到升華。
我們似乎很容易對外在的浮華產生攀比心理,別人手拿最新款的手機,身著最新上市的衣物,你便不甘落后,第二天也會一衣在身,一機在手。卻絲毫不考慮自身的能力是否配得上這樣的奢侈。
一時的沖動之后便是長時間的吃土生活,甚至自己資金不足還會借錢來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其實這又何必?
外在的浮華只是一時,你的購買欲永遠也比不上市場物品的更新換代,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讓自己的掙錢速度趕得上自己的下單速度,而不是縮減自己的生活質量為一時的欲望買單。
盡管女生沒有娶妻買房這樣赤裸裸的金錢壓力,但是我們依然要有一定的存款保障。為了在想要旅行的時候能夠說走就走,為了能夠在家人身體有恙之際可以不必為錢發愁,為了在家里有重大事情的時候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你可以說我不旅行,但是你不能不為父母留一份保障。他們年歲漸長,你已不再是一個人,你還是他們的依靠。
二十幾歲是一生最美的年紀,我們需要買買買,需要用外在來武裝自己,但是我們更需要在買買買的時候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不是說會花錢的人就會掙錢,而是看你把錢花在哪里。
如果你用在購買奢侈品,用在鋪張浪費,攀比成風上,那么永遠溝壑難填,而相反,如果你用在購買課程,用在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用在不斷提升自己之上,那么你的能力無可限量。
我們完全不必為了外在而盲目攀比,而要樹立理智的消費觀,在能力之內可以適當的奢侈一把,但是也一定要記得有一定的金額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買不起的東西沒必要透支自己,承認自己買不起,然后靠自己的能力有朝一日將它納入囊中,讓它成為自己生活中一點調劑,成為對自己小小的獎勵,而不是靠透支以后的生活滿足一時的攀比。
愿終有一日,你想要的都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