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這個寒假是我到半坡小學的第一個寒假,學校為了讓我們這個寒假更豐富,給我們每位老師都發了一本書來閱讀,我們三、四年級老師共讀的書是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拿到書之后就被這本書的題目所吸引,其中那個愛字深深的沖擊著我的心。去年在備考招教的那本書中,“愛”這個字出現的頻率也是極高,而關愛學生更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 ? ? 書中李鎮西老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無不體現著李老師對學生的愛。李老師對學生有充足的耐心,在教育習慣不好的孩子時,一點點的引導,一次次的談心,耐心的去引導孩子慢慢的變化,用愛心去澆灌孩子,等待學生的成長,最終將學生培育成才。而我平時對待一些調皮學生時,便缺少這樣的耐心,當自己對這些學生的用了很多招之后,孩子仍然如此調皮時,便會有挫敗感,甚至也有過惡毒的想法:不在管這個孩子……要知道從改掉壞習慣到養成一個優良習慣需要過程,就像一個壞習慣的養成也絕非一朝一夕,多年的習慣豈能靠教師的幾次說教就能改善呢?李老師改變一個學生的壞習慣用了將近兩年,在我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也需要有這樣的耐心。用愛心去澆灌,與孩子平等的去交流,用等候一朵花開的美好心情來耐心等待孩子的變化。
? ? ? 在書中看到最扎心的一句話便是“一個老師最無能的舉動就是請家長”。李老師解釋說老師教不好的孩子那么他的家長肯定也教不好,叫家長過來只會在學生心中留下老師無能的印象,這樣對教育學生反而不利。要知道在我有一次教育學生學習還被頂撞時也差點有這樣的舉動,現在想來這樣的想法也真是不該。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舉動。
? ? ? 愛就是對學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包容,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與孩子進行平等的心與心交流,用愛心去溫暖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用愛心去澆灌每一個生命,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愿我以后的教育路都由愛心來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