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筆寫下了湘西鳳凰的自然與美麗,還有那里人們的質樸以及原始的粗狂與柔情。他精心描繪這樣的面貌,仿佛是迎面拂來的微風和冬日的暖陽,把我們的心呵護得暖暖的。沈從文先生生活在一個由軍人家庭,十四歲的時候就跟著部隊參軍去。在年少時候就見到生殺擄掠的血腥和殘忍,那么邊城里的美好就是他心向往之。但有趣的是,他的作品里還有很多秘聞,是遠古歷史的傳遞,生命在此,只是那樣渺小而永恒的。這邊城,不會有都市的燈紅酒綠,只有漁火的星星點點、臨水而居的房屋內煤油燈的光亮;云霧繚繞的青山時而望不到頂、險峻的石灘總會有勇敢的水手駕著船只前行;濃香的燒酒、粗制的煙草刺激著人們的咽喉。在狂風暴雨的日子,黑瓦屋檐上掉落的雨滴,噼里啪啦打得石塊路;陽光普照的日子,姑娘小伙們唱著情歌。
在邊城的故事里,人性真實流露。翠翠和爺爺的祖孫情,讓人感動。他們的家獨門獨院,靠著渡船過日子,爺爺從來不會多拿別人的東西,不想給被人添麻煩。這正是平凡中的堅毅和操持。翠翠依戀著爺爺,充滿天真。這樣的天真,就和她清澈的雙眼一樣,自覺地遠離塵俗雜質。
幾個年輕人的愛情故事不是傳統的大團圓,而是故事未盡的悲劇。這讓整個氣氛憂傷。儺送到底會不會回來。翠翠的等待會有怎樣的結局。
在暴雨雷聲下,內心凄苦的爺爺走完了他的一生。爺爺在為翠翠擔憂中死去,這正是作者一貫地直接地將生老病死呈現的寫法,因為真實,所以能打動人。翠翠今后的日子只能依靠自己。
深愛著同一個姑娘的親兄弟,被迫進行歌唱,以比賽的形式決定誰能娶翠翠。老大深知自己不如弟弟,所以他最后離開了。那一夜的山歌杜杜只有儺送一人在唱。心灰意冷的老大選擇外出做生意,他放棄自己的愛,而去成全別人。這總會被歸結到道德層面上去,但是我想他定少不了意氣風發,男女愛情在這里不是期期艾艾、明爭暗斗,而是實實在在的,充滿人性的焦灼與無奈。
老大的意外死亡,是悲劇的開始。故事里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著生命的困境,遠不是那樣美滿。這仿佛是所有人都破不開的心結。它糾葛著人們的關系,卻不可言說。兩個兒子因為翠翠比賽,大佬的意外都讓順順和翠翠祖孫產生隔閡;爺爺心中始終充滿愧疚,一心想要做點什么,她對翠翠的愛更讓他承擔著重擔,寧可自己受任何眼光也不讓孫女委屈;翠翠依賴爺爺,他擔心爺爺的身體,又記掛著自己的愛人,心中總缺著一塊;儺送同樣為哥哥的意外感到自己負有責任,因此明是深愛的人,他卻無法面對。
伴隨著一代人的老去,一代青年的成長,故事仍會繼續。邊城里的翠翠們是否還在等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