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G219阿里南線朝圣之旅-7
重慶飛拉薩自駕阿里南線游記
西藏阿里南線自駕游路書
作者 唐孝忠
從重慶飛拉薩第8天,開啟阿里南線自駕游旅程第7天,我們倉促游覽了一下扎什倫布寺。考慮到應提前趕到貢嘎機場,怕誤了當天傍晚飛回重慶的航班。所以,未能登上扎什倫布寺背后的尼色日山巔峰,自然沒瞭望并拍攝日喀則城區。幸好我的明智,因為離開日喀則機場高速公路后,還有近200公里的普通道路,而這段路基本為318國道,在峽谷中與雅魯藏布江同行,車流量較大,限速密集且較低,車速根本快不起來。不過,一路上風景還是美,在辛苦的行車中,也欣賞沿途美景。
D8、日喀則-仁布縣-尼木縣-曲水縣-崗堆鎮-貢嘎機場,途經:日喀則機場高速、G318、S101(滬聶線),共236km。
日喀則的金秋早晨,陽光一點也不吝嗇,豪放地釋放光線和能量,稀少的白云點綴著蔚藍的天空,顯示出高原才有的景象。所住的酒店距離扎什倫布寺很近,近步行幾分鐘即到。
在酒店餐廳用過早餐,出門就看到尼色日山和扎什倫布寺。光禿禿的大山,在藍天下顯得特別滄桑和高大。
進入扎什倫布寺,光太強,拍攝時很難看清屏幕,只是根據感覺在按下快門,所以,拍攝的效果不一定好。不過,戰友在寺廟獨具特色的建筑物下,盡管微小,但也突出。
從扎什倫布寺對面的廣場望過去,扎什倫布寺就是一個巨大的建筑群,尼色日山堅定地庇護著這個寺廟,尼色日山與扎什倫布寺反差較大的色調,讓游客對寺廟的游覽遠望更加強烈。
一大早,廣場上,朝拜的同胞便在這里默默地進行著神圣的儀式,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樣的嫻熟,又是那樣的虔誠。
在廣場,朝拜者分幾個區域進行,跪下特別是手掌觸地的那一刻,發出的聲響,卻并不驚嚇旁邊散步的鴿子,看來,鴿子與朝拜者之間已達成默契。
在最靠近扎什倫布寺的平臺,有幾個女性朝拜者在花臺之間的空隙朝拜。她們面向扎什倫布寺,表達著那份毫無雜念的虔誠,不由得讓我們崇敬。
走進扎什倫布寺大門,有一個廣場,廣場背后,才是寺廟建筑群。戰友在空曠的廣場張立,吸收著天氣靈氣,表達著對高原的熱愛,還有對天地的感恩,也有對所有有恩于她的同胞的謝意。我們素來從善,感恩戴德,悲天憫人。
一批國外游客對扎什倫布寺充滿濃厚的興趣,他們舉起設備,不停地拍攝著,對于他們的交流或感嘆,我一無所知。
最里面的建筑物,基本是石紅涂抹的墻壁,在紅色墻壁中攝影,也能獲得一種獨到的美感。
從扎什倫布寺的高處,不當能看到屋頂,還能望見日喀則市的部分城區。這個城市位于平壩中,植被茂盛,四周都是大山。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是在建筑群中的外圍游覽,匆匆地欣賞,拍攝兩張就轉到另一個地方。扎什倫布寺數量較多的經堂大殿呈一字形排列,位于寺廟中心,圍墻環繞四周,這個龐大建筑群好像一座城池。
如果你有時間,這里攝影的效果還是不錯。
這只貓咪,站在屋檐下,對我的呼喚置之不理,悠閑地曬著太陽,好像是在等待著什么,也好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寺廟中的樹木,這幾棵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從其樹干的滄桑判斷,應該是年齡不小了。
外國游客也是轉過去,又轉過來,似乎要對寺廟內每個地方都走到。
這位僧人走過來,這只小貓一邊歡快地叫著,一邊跑向他。僧人右手示意,表示對小貓的回應和愛護。
進入扎什倫布寺中心,才知道這個寺廟的大,也才能感受到其宏偉。
日光射向寺廟左側的一條小道,光束清晰可見,天空很干凈,朵朵白云好像是一塊塊毛巾,不斷擦拭著天空的灰塵,保持著其潔凈。
又來到一面石紅裝飾的墻壁,戰友忍不住又來拍攝一張,確實不錯。同樣紅色的墻壁,在不同的墻壁,拍攝出的效果也不同。
幾個外國游客在紅色墻壁下交流,不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那里又有些什么帶有宗教色彩的建筑物。
這座寺廟的地面基本是不規則石頭鋪成的,這種格調很有特色。
扎什倫布寺是后藏最大的寺廟,歷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與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西藏格魯派四大寺廟。
離開建筑群,回到扎什倫布寺內的廣場,從這里望過去,對扎什倫布寺則是另一種感覺。
扎什倫布內廣場望過去,一群白云似乎就在頭頂,快要掉下來一樣。
渺小的我在地面上,進藏后,從未戴帽子,盡情地在陽光下暴曬,吸收高原的陽光能量。
回到酒店,這里的花不多,小朵小朵的白花,在郁郁蔥蔥的細小草葉中,卻特別耀眼。
大約11點,我們離開旺潤酒店。從這個酒店的大門,可望見扎什倫布寺。
在不同的手機里,百度導航很喜歡折騰。在出城時,我的導航指令我向左出城,而戰友的手機則叫我向右出城。最終,我們選擇向左出城。出城后,見前方有個指路牌:向左是拉薩。但是,導航卻叫我向右。后來才知道,向左是318國道,而向右則是走一段日喀則機場高速路。幸好未向左,不然,會多耗費些時間。
向右之后,由于前方路段的設施還在完善中,我們感覺是在逆行,后來向路邊的施工人員打聽,向前不久就上機場高速了。果然,沒多久,我們就上了機場高速,向著貢嘎、仁布縣方向行進。
日喀則機場高速公路上的風景也很美,戰友抓拍了幾張。感覺是新修的道路,在藍天白云下行車,心曠神怡。
這段路,感覺又是景觀大道。看不到邊際的道路,讓你產生諸多聯想。
在這里,直行就是去日喀則和平機場,我們右轉下道,駛入G318線,開始行駛車速較低的路段了。
很遺憾,機場高速路只有約20多公里,很快,我們下高速路,右拐進入318國道,開始行走一段里程不遠,卻很艱辛的路程。
剛剛進入G318線,就遇到區間測速路段,限速好像還是40碼,不知道多長。無奈,我們在路邊休息了一會。便拍攝了這張圖,由后視鏡的影像和前方的影像構成。
高原的天空,跟內地不同。高原的地面也如此,你會產生從未有過的感受。
在西藏,拖拉機常見到,這是當地同胞運輸糧草的工具。不過,在內地,基本絕跡了。
日喀則機場高速下道到仁布縣段,道路還算不錯,車行速度尚可,40-70碼左右的速度。但仁布縣至尼木縣乃至曲水縣路段,一會加速,但一見到村莊(不過幾棟低矮的民居),限速30碼的標識就踩剎車,如果你不控制車速,那么,就等著扣分、罰款吧。
G318線川西段,直到拉薩,都是景觀大道,而仁布縣至曲水縣段,則平坦,基本是與雅魯藏布江同行,也有一番情趣。
這段路上的樹木較為高大,大山還是光禿禿的,不過,攝影效果倒不錯。
嶙峋的大山,讓江河彎曲延伸。流淌不止的雅魯藏布江,在峽谷中穿行,我們也在峽谷中前行,頭頂依然是藍天白云。
經過小鎮,一頭牦牛橫穿公路,怎么不去山坡吃草,而跑到街上玩耍?
雖然道路彎曲,但路兩邊行道樹極少,視野開闊,在這樣的道路行走,令人豁然開朗,即使困乏,也會被興奮驅趕。
雨水沖刷大山的痕跡深刻呈現,白云躲在山后,路旁一排小樹的葉片開始發黃,江水可能不深。這段路危險重重,路邊山上的碎石較多,遇到惡劣天氣,容易滾落石頭。
來來去去的車輛,在行進著各自的旅程,我們素不相識,也不會打招呼,就這樣在路上擦身而過,和諧共處。
我們有時在雅魯藏布江這邊行車,有時會轉到江對面的道路行車。就這樣,我們更換著方向欣賞沿途風景。在這里,太常見的藍天白云似乎已經不足為奇。
這段路視線中的大山很特別,對面近處的山頭似乎很光滑,除了山腳有水溝。而更遠的山中部,是紅色,說明那里含有鐵元素。
身邊就是陡峭高大的山,在其下面行車,是不是有種恐懼感?
經過這段便道,行駛緩慢,需要單邊放行,當地交巡警在指揮,車輛在有序通過該路段。應該是去年夏天的雨季塌方導致的,原有的道路被山上的泥石流淹沒,新的道路還未修好。
依舊是平坦的道路,彎度較大,盡管車速不高,但沿途的風景不錯。
遇到一段路擁堵,不過,我們這邊暢通。
前方測速,車輛自覺地踩著剎車。這段路,通過村莊限速值為30碼,這里的測速精準。我看到有輛車,通過測速點時,顯示屏記錄為33碼,為此,這輛車將被處罰。
這段路,白云遮擋了陽光,讓遠山變黑,而近景和遠景都很明亮,在行車中,戰友抓住了這一瞬間,反應快速。
前方有情況,好像是在修路,記不得了,我們這邊通行緩慢,趁機欣賞前方的美景。
白云遮擋陽光制造的陰影,給攝影制造機會,江水發光,遠山上的白云在藍天下格外醒目。
前方左轉是去往尼木縣城,我們看到,要翻越一座山。我們在這里休息會,后方有個公廁。前方直行,便是通往曲水縣的G318線。
西藏高原,神奇之地,隨處都是美景,讓你過目不忘,戀戀不舍。
來到尼木縣檢查站,很快便通過檢查,繼續正常行車。
這段路邊的雅魯藏布江,江面較寬,水流湍急。
看到樹木高大起來,茂盛起來,就意味著曲水縣不遠了。
黃色的樹木和綠色樹木分列道路兩邊,相互對望,我們從其中間通過,他們可能熟視無睹,無動于衷。
即將經過區間測速路段,曲水縣城就在眼前,我們停車拍攝。在這里,雅魯藏布江占據的面積更大,甚至形成了孤島。
江對面,就是曲水縣至羊卓雍錯的道路,我們去普蘭縣時,曾經走過那段路。
這段林蔭大道,樹木茂盛,如果在夏天,才令人快活。在秋季,林蔭道就是一個景觀。
這段路,不是G318線,而是S101線,曲水縣經崗堆鎮至貢嘎機場的道路。到了機場,聯系神州租車公司人員,提示我將車開到停車場。到了那里,在那里,我將八棒溫水瓶等送給了一位老太太。對方驗車后,再駕車送我們到機場。
到了機場,我痛心扔下在吉定鎮買的布鞋,完好無損,實在可惜。謝謝你陪伴我走完阿里南線自駕游旅程!
當晚,飛回重慶,宣告此次旅程徹底完成。
其實,由于戰友高反限制,沿途拍攝的圖片較少,稍后,將制作整個行程沿途紀錄片,直觀再現G219新藏線等道路沿途美景。
蘋果手機用戶打賞請長按識別
微信公眾號:jianshouliangzhi
名稱:堅守良知
理 念
追尋生命足跡 探索生命奇跡 體現生命價值
講述人間真情 闡釋情理法理 弘揚道義正氣
傳播法治精神 匡扶社會正義 共同守衛家園
更多閱讀
本微信公眾號的文圖、視頻均為原創
除極少數注明出處的外
作者:唐孝忠,筆名:唐行、堅守良知。農民的后代,60后,屬羊,率真,客觀公正對待萬物,愛好讀書、反思、改過、音樂、寫作、攝影、自駕游、游泳等。新聞從業人員,毫無建樹,只有新聞稿、時評文章、風景紀錄音樂短片等。
本微信號的圖文、視頻,除注明外,均為原創,請尊重相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