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飛
走遍萬水千山,有生之年盡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已成為我和李童鞋的共同目標和愛好。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更何況這一知己卻還是自己的枕邊人。當老公又是和自己步調一致的朋友時,你會發現夫妻感情總是特別的和諧。
如今的我是多么慶幸,當年自卑到骨子里的我竟有著追李童鞋一年多都沒有放棄的執念啊。沒有當初的執著,也就換不來如今的幸福。
和李童鞋一起玩過的地方很多,我指哪兒他便一同去哪兒,沒有怨言,并且總是樂在其中。
今天要說的是大理。
很多人,其實都有大理情結。公司季度會議,如果讓各位部長推薦會議選地,那么大理定是會排在前列的。
風花雪月,蒼山洱海,大理本身就是一座有故事的城,是一座充滿浪漫氣息的城。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
大理旅游景點可用四個字來概括:“風、花、雪、月”。風指的是下關風;花指的是上關花;雪指的是蒼山雪;月則指的是洱海月。
“月映蒼山雪,下關風吹上關花。”就是大理古城的真實寫照。
我們的第一站: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坐落于雄奇挺峻的蒼山與嬌媚秀美的洱海之間,厚重的城墻,古老的木屋。山的瑞氣滋潤心扉,云的玉潔神清氣爽,時間在這里倒流,空間在這里凝固,綿綿不絕的思古之幽情在這里升華。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走在大理古城的深街幽巷,時時映入眼簾的是“風花雪月”四個字,許多人家或楷或草將其書寫在照壁上,一些店鋪或大或小將其作為自己的名牌,連當地釀造的啤酒牌子都叫“風花雪月”。
漫漫人生路,青春歲月腳步彷徨,想不到在大理尋了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有山,有水,有人,有情,還有粗獷的風,明朗的月。大理——風花雪月之地,給我們的人生留下了樸素而詩意盎然的一筆。
第二站:洱海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于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搭乘游船,一路駛向洱海對岸,登塔遠眺,水面平靜沒有波瀾。夕陽西下,太陽被一朵云遮住了半邊面龐,卻無法完全擋住自身所散發的耀眼的光芒,光似乎從云邊溢出來了,給那塊云起到好處地鑲上了金邊。
太陽在和我們玩著捉迷藏的游戲,好似害羞的姑娘,一會兒躲進云里,一會兒露出臉龐。露出臉龐的剎那,陽光直射洱海海面,遠處青山巍峨,腳下洱海寬闊,風拂面龐,時間似乎都靜止了一般,只將此刻的美景留在眼前。
第三站:蒼山
蒼山又名點蒼山。蒼山山脈由十九峰自北向南連脊屏列組成最高點海拔4122米(馬龍峰),最低點海拔1360米(漾濞江與西洱河交匯處),4000米以上山峰有七座。乘纜車直上蒼山,冰雪點綴山叢,俯瞰腳下,白斑鑲嵌,樹木巍峨挺拔,卻有幾分蕩氣回腸。
千秋歲月,蒼山下,演出幾多大氣豪邁的歷史劇;一代風流,洱海邊,譜就無數驚天動地英雄詩。
第四站: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是由一大二小三個組成。大塔又外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為9.9米,凡十六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
大叩大鳴,小叩小鳴,普覺夢中之夢;一聲一佛,千聲千佛,遙聞天外有天。
二月,恰值大理桃花盛開的季節,粉色的桃花絢麗地開放,伴著暖陽,伴著蔚藍的天空,景色美到令人心醉。
三塔公園,湖面清晰地倒映著三塔的倒影,湖邊柳枝隨風飄蕩,讓緊繃的神經瞬間放松,感恩世間有如此多的美景,感恩秀美山河的無窮魅力總是可以將我帶向遠方。
大理之行,也有危險的插曲,比如夜晚從洱海對岸返航,游船在洱海中間忽然出現故障無法繼續向前。等了好久才有另外一艘船過來將乘客接到游船碼頭。
夜晚的洱海水是黑色的,因為客船故障,船艙內的燈全部熄滅了,黑漆漆的一片。有乘客哭喊著:我會不會死在洱海上。也有乘客因為恐懼和暈船在船艙內不停的嘔吐。好在有驚無險,我們最終成功地上了岸。
在大理的暖陽、靜謐和美景的映襯下,洱海上的不幸顯然已微不足道了。
大理留在我們心中的依然是那般神秘的美好。
多少次,夢回大理。
多少次,許下這樣的心愿:我愿有一處房,蒼山腳下,洱海之畔,盡覽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