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事件:更新喜馬拉雅平臺
在8月31日前,至少應該更新2次,結果從6月22日到現在1次也沒有更新
我突然回想到在7月初,我見了一位聲音的專家,她聽了我在喜馬拉雅上的幾個聲音,以及跟我當面交流之后,給了我一個建議。我的聲線本身就比較冷,就是不要走知心大姐姐路線,要走出自己的風格,帶點冷幽默的、好玩的,會特別受歡迎,就好像那篇《從自卑穿越到不要臉》。我也非常認可,而且知道這樣的風格會很受歡迎。
自此,我就開始想,我寫些什么樣的腳本可以用這樣的風格去呈現。然后就再也沒有然后了。
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特別容易有趣的人,所以很難持續有料,那么就干脆不要開始?
有一個聲音說:趕緊寫稿子錄音頻,能得到更多粉絲,還會有更多人來找你做個案,以及報課程。9月之前至少出2個節目。
另外一個聲音說:可是現在還找不到那個風格的感覺,做也做不出來,要么就做好,要么就不做,等自己療愈一下再說吧。
第三個聲音是什么?不清楚。我也不清楚前面的兩個聲音是否是真的。
我抽出三張人像卡代表三個力量。
第一張代表做的力量: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有活就干,干活吃飯。
第二張代表不做的力量:迷茫,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覺得這個世界都沒有意義(解到這里,突然覺得內心好空虛,好無助,好難過)。
第三張代表第三個力量:她很像我的一個好朋友,明明自己有很大的課題,就是不去處理,還整天抱怨。
我感覺力量二和三好強大,在二和三面前,一根本就是無力的啊。
總得來說,看這三張牌,我覺得要么就是無知,要么就是迷茫。我想到那個所謂的“風格”其實讓我有些迷茫。當初錄那個自卑的時候,并沒有想過什么風格,只是單純好玩,去享受寫作和錄制的樂趣,出來就自然而然是那樣了。可是現在要我非按著那個感覺去找一個風格,感覺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非常地迷茫。
那么在潛意識里,真正障礙我行動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給自己抽了一張經典卡,我看到海洋和沙灘,左上角有一個小沙堆,上面有一棵樹,樹旁邊有一個人,挑著一個擔子,擔子放在地上了,兩頭各有一個筐子,有點像集市上挑著筐子賣貨的。有可能是給出海打漁的人送飯吃,在樹下面乘涼。海面非常平靜,風和日麗,但是看不見海面上有船,所以不知道還要等待多久。
我就是這個挑擔子的人,在這里等著,并不知道那些需要我送來的東西的人什么時候會回來。只有無盡地等。
我能想到的好幾個伙伴,其實都是從聽我的喜馬拉雅開始了解我,并且走進OH卡的課堂,學習,成長,并且還有的伙伴成長非常之快。所以我做出的這個東西,一定能夠是有效并且讓人受益的。
我突然想到今天有一個同學說自己“打腫臉充胖子”,因為某一次的超常發揮被表揚,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做到過那個水平,干脆就不做了,因為知道自己做也做不到,如果不做,就可以用一個“拖延”來蓋過去了。
就是我以為我知道了什么樣的算“好”,而我覺得我自己現在達不到那樣的“好”,所以干脆不去做,不去做就少了“不好”的風險。“拖延”總比“不好”強。
抽了一張交通符號卡代表下一步行動。大不了一死?
所謂風格這個東西,只有多了,才談得上風格,啥都沒有,何談風格呢?而且自己不是都說了,要百變嗎,怎可局限于一個風格,不再多探索探索,如何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別的可能。去做吧,大不了一死,也就是沒有收聽率嘛。
我決定要錄的頭兩個,都是關于瘦身的。一個是翻錄過去的,一個是剛剛給自己做的。好吧,試試看,明天會不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