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上進心被消磨了。自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好像是加入這個國企+認識LYY之后。
這么說好像有點像推脫責任。可是絲毫沒有這樣的意思。因為都是自己的選擇。無論是加入這家國企,還是選擇要和LYY在一起。而且我還真挺愛他的。
但是看一下這個命題,我的上進心真的被消磨了嗎?
好像也不是。做翻譯的第一年,自己買書買材料練速記和聽力,每天聽BCC;做秘書的時候,也想著怎么能讓個會議更有效;也幾次為去別的部門爭取過機會,也做過準備;知道換部門沒希望了之后,開始報讀研究生,不算最努力,成績也還不錯,也有了缺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所以應該不是沒有上進心,尤其是隔三差五就會因為工作沒有成就感而消極郁悶,跟大姨媽似的。
那么是什么被消磨了呢?
想想應該還是吃苦精神和耐力。高中老師石慶初說我聰明,就是懶。所以可能是這些特質本來在我身上就不明顯,只不過隨著人生往深里走,用小聰明蒙混過關的可能性愈發降低,才覺得自己越發后勁不足。
最近在找工作,感到幸運自己依然可以拿到面試,當然這也要感激生命中出現的貴人,比如說Gareth。他是相信我,還是習慣給人機會,這個我不得而知,可是這絲毫不影響我感謝上帝。
今年我26歲,再過5個多月就要27。在新加坡的這三年不算特別精彩,但感謝LYY一路相伴。LYY的出現,拿走了(或者說隱藏了?或者過濾了?中和了?)我身上一些東西。比如說一些理想主義。他是超級現實派,特別未雨綢繆,什么都安排妥當,盡量減少不確定性。而我,凡事大多懶得打算,只是處理眼前的事情,人際關系的打理也是隨著心情和當時的境況。很容易被感動,也很容易被打擊。
好多年不寫日記,其實我都知道,寫東西幫助我思考,也幫助我靜下來。但就是懶。所以2017年如果有一個決心,那就是克服懶,以及凡事堅持久一點。細化一下,大概以下幾件事:
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情緒穩定:
1)每天瑜伽,如果不上課,就跟著app。哪怕十分鐘打坐練呼吸也是好的。有氧的結合部分,就跟著YY一起。
2)每天早起。如果SJ要我,就每天提前一個小時到公司。驚訝地發現自己其實是早起型人。6-30醒來的時候身體是舒服的,腦袋也是清醒平靜的,如果8點起床,反而一天很累。
一點點提高和充實:
3)2周一本書。不用逐字逐句,要練習讀書方法
4)每天一個TED,好的反復看。比如說最近看到個心理學家很喜歡,叫做Andrew Solomon,就反復嚼他的演講。
要認真培養興趣愛好:
5)喜歡看電影,就每周一部,同時注意方法。比如說這段時間看伍迪艾倫的,就全部看他的。還可以結合看世界電影簡史之類的書籍。
有計劃的孝順媽媽:
6)每個月給媽媽寄錢。1000塊人民幣暫定。母親節,生日,春節都要表示。
其實人說的沒錯。大家身體里都是有一個懶小人,喜歡easy way out;和一個勤奮小人,知道the right thing to do。新的一年,要鼓勵勤奮小人打敗懶小人多一點。不然就活不成讓自己喜歡的樣子吧。
有句雞湯其實很喜歡,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