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個故事,大概是說一個女孩到了戀愛的年紀,把男朋友帶回家給父母認識,父母通過和男友的談話以及對其家庭的判斷,認為這個男朋友“窮”,不適合他們的女兒,于是跟女兒就擇偶觀進行了交流。
說到擇偶,過來人總能說出很多自己的觀點和曾經踩過的坑:不能找家里窮的,不能找獨生子,不能找沒能力的,不能找家里親戚太多的,云云。但第一條家里不能窮,安妮姐姐簡直不能太贊同,也真心奉勸女孩子們在擇偶時,一定要考察清楚這一點。
我知道有很多人要說,你太物質,太現實,兩個人只要相愛,有情飲水都飽,沒有錢也可以過得很好。我想說,你是偶像劇看太多了,你以為婚姻里只要有愛就行了嗎,愛能戰勝一切嗎?你以為好女人都是一所學校,可以教育感化每一個男人長大成才嗎?
請收起你的圣母心。愛,需要能力,更需要人品。
如果一個男人愛你,他必定不會讓自己窮太久,更不會讓你陪著他一直窮;如果一個男人愛你,他會為了你對未來做明確的規劃;如果一個男人愛你,他會看到你的種種心酸和委屈,再艱難都為你撐起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中國有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一個家一直窮,要么就是人品有問題,要么就是能力有問題,這樣的家庭問題,女孩們真心不能不考慮。
窮,往往能埋下欲望的溝壑
安妮姐姐的一個朋友的好朋友,她的老公是典型的農村家庭出身,沒讀過什么書,每年家里雙搶的時候都要擼起褲管,下地插秧的那種,男孩家里有弟弟和妹妹,因無錢供養上學,都早早出社會打工,父母都是農民,家徒四壁可以形容他家的情況。
男孩在城里與人合伙開店營生,一開始女孩是猶豫的,因為自己也是單親家庭出身,媽媽一個人將她拉扯大,只希望她嫁人能過得輕松幸福,不要太辛苦,可她實在是被那時的男孩吸引住了,他陽光、開朗、聰明、上進,雖然他什么都沒有,但是很愛她,會逗她笑,逗她開心,還會干很多的家務活。她不顧周圍的反對和質疑,勇敢地與對方走進了婚姻。
婚后,女孩對男孩傾盡所有支持與照顧,不但常常大方接濟男方家人,還把自己辛苦工作賺得的存款與收入交給老公,資助其生意周轉。慢慢地,男孩的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同時聲色犬馬的應酬也多了,他找了小三,認為這是男人成功的標志,他更以女孩的名義舉借了巨額外債,再后來男孩提出了離婚,女孩除了得到孩子的撫養權,沒有得到一分錢財產,還需承擔幾十萬的夫妻共同債務。
他說他愛她啊,不然干嘛這么努力。
我們在同情女孩的遭遇之時,要對人性有足夠的思考。他根本不是怕窮,不過是怕苦,怕累,不過是不愛你,他拿著你辛苦打拼的血汗錢去為自己博一場場男人的虛榮,他根本不愿意給愛人和孩子一個踏實溫暖的家,寧愿讓愛人和孩子受盡冷暖,負債累累,也從沒想過一個男人最大的責任,是讓愛人和孩子過得幸福。
張小嫻說,要做一個無情的人,首先不能有太好的記性,正如要做一個無義的人,也不能太記得別人的恩惠。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張丹峰出軌女經紀人畢瀅的事件不斷升級,網友在同情洪欣情路坎坷的同時,紛紛指責張丹峰的渣與薄情,其中一位網友說,張的出軌是必然,在娛樂圈混了十幾年依然默默無聞的十八線演員,突然某一天憑某一部劇爆紅了,十八線突然躥升至一線,此時于他而言,不是趕緊回報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愛人,而是快速擺脫那個曾經見證他一路窮困潦倒的恥辱柱,彼岸嬌艷的鮮花才是他告別過去、昭告新生的標簽。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最值得珍惜,一種是在男人窮困潦倒時不離不棄的女人,另一種是在春風得意時依然陪著結發妻子的男人。窮人不能嫁,不怕他家庭不富裕,不怕他工作沒起色,不怕他才疏學淺,就怕他人窮志短,無情無義。
婚姻里,最怕的不是揭不開鍋,而是我卯足了勁陪你一起走,你卻暗自中途下車。
窮,往往伴隨觀念的落后
小A和她的老公結婚了,老公不是富裕家庭出身,從小被教得精打細算,務實又傳統。
剛出來工作那幾年,有時小A逛街給自己買件100多塊的新衣服,老公都會不爽,覺得她沒有為兩個人的未來存錢;周末小A想出去吃飯看電影,老公覺得沒必要太浪費,就在家做飯吃,上網看電影;甚至在結婚前,兩個人為了婚戒和項鏈大吵一架,小A喜歡的那條項鏈要2000多,而男方覺得小A明知他沒錢,還要挑貴的項鏈,這是不愛他。兩個人吵到幾乎快分手,后來男方用一頓住家飯和周末周邊游,又把小A哄回來了。
那時小A覺得,這個男生雖然沒錢,雖然不懂浪漫,但老實可靠,會照顧人,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方會改變,日子會越過越好。
沒多久,寶寶出生了。
婆婆是傳統的中國婦女,勤勞又能干,也特別節儉,小A平時網購買的東西寄到家里,婆婆都會拆開,還嘀咕小A亂花錢;寶寶用過的紙尿褲,只要不是很臟,婆婆都會繼續給孩子墊上;
婆婆為了讓小兩口專心工作,晚上主動帶孩子睡覺,連小A想帶孩子睡婆婆也不讓,老公還幫腔說媽媽這是為了我們好;
小A看見漂亮的寶寶衣服,打算買下來,可老公總能打個岔,回家問問媽媽吧,她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小A聽了心里總是窩火得很,好像婆婆才是孩子媽似的;
婆婆甚至教育才三歲的寶寶,女孩子要會做家務,不然以后沒人要,女孩子要溫順聽話,不要頂嘴,以后要尊重老公,多聽老公的話,多忍讓;
有時周末,小A提議全家出去吃個飯,給老人家放松一下,可婆婆省慣了,不愛出去吃飯,老公也跟著附和,那就在家吃吧,小A不悅,老公居然說,要出去吃你就自己出去吃,別叫上我們,那一刻小A覺得自己簡直是個外人,打擾了他們一家三口。
有一次,寶寶半夜發燒生病,小A抱著孩子量體溫,隔壁房的婆婆推門而入,老公趕忙一把推開小A,說道你走開,讓我媽來。小A崩潰大哭,她說那一刻她幾乎不認識自己的老公了,她覺得自己不像是這個家的妻子和母親,只是一個住客。
讓小A下定決心要離婚的事情是,有一次全家一起吃飯,3歲的女兒因貪玩,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導致吃得特別慢,婆婆忍不住性子,一把將女兒抱到房間,開始打屁股教育起來,小A見此狀,趕緊跑過去從婆婆手中奪過女兒,并表態,請不要這樣對我的孩子,她的教育由我來。
此時老公發聲了,你在干什么,我媽在教育孩子,你不但不跟她保持一致,還在這故意搗亂!小A氣不過,駁斥老公,這時婆婆開始演哭戲了,兒啊,我和你爸養你這么大不容易啊,沒想到現在還要受你老婆的氣,兒子養大了有什么用啊~~老公一見狀立馬軟了,馬上和婆婆同仇敵愾,把小A從相識到現在,相處十年的所有不滿,一滴不漏地數落了個遍。還揚言,讓你媽趕緊過來,帶你卷鋪蓋走人!
我走了那么遠的路,百轉千回,原來只是為了要被你當成生育的工具來對待嗎?
窮人,自小就擁有的比別人少,如何還有多的東西可與人分享;窮人,自小就承載著家里幾代人改變命運的希望與重托,又怎敢為你一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窮人,骨子里已被烙上安全的刻印,不敢踏出圈子一步,擔心一動,僅有的一切都要墜毀,又怎敢為了你去開創未知的幸福?
女孩,千萬別寄希望于男人會為了你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很大部分取決于他的原生家庭。他在一個家庭生長了三十幾年,一生下來就自帶那個家庭的DNA,再加上每天耳濡目染所積淀下來的思想和觀念,怎么可能因為遇到一個人,荷爾蒙爆發,馬上就蛻變?
婚姻不是魔術表演,而是實實在在的合伙創業。
朋友的朋友小B,曾經也是遇到過一個窮男友,家在農村,兩個人一起租住在廣州奮斗打拼。男友當時的工資只是比小B高一點點,他每天下班回家,就不能看見小B在看電視,他覺得女人在家不做飯,是不體諒男人,他是會當場發飆罵人的;即使有時下班回來看見小B在做飯了,他也要把家里里里外外檢查一遍,看看小B打掃了屋子沒有,衛生搞干凈了沒有。
最離譜的是,兩個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男方家里居然提出,讓小B先把孩子生了再買房子,言下之意是,你如果生不了孩子,就別想跟我兒子結婚。
于是,小B斬釘截鐵地分了手。后來,小B遇到了現任老公,現任老公簡直把她寵上了天,不但從不管她做沒做家務,還總擔心她工作太辛苦,勸她找份輕松的工作;擔心她一個人在廣州太寂寞,又把她爸媽接來廣州陪她住。
現在,小B和老公已經擁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老公在小B的支持下事業一路飆升,做到上市地產公司的高管,小B也在老公的幫助下,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而那個前男友,據說回了農村老家,匆匆找了當地的一個女孩結了婚。
心窮的人,裝不下包容與欣賞,裝不下體諒與付出,生怕自己給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越窮的男人越虛榮,越成功的男人,越會把愛人放在心里。
馬云成功以后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妻子就是他的貴人,他說:“我太太工作能力比我強、管家能力比我強,而我工作能力還可以,管家能力更差,所以我們商量好了分工合作,一個人管事業,一個人管家庭!”所以大家都說,沒有馬云的妻子,就沒有馬云今天的成功。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
同是一件婚事,一些人視之為兒戲,而另一些人,則視之為世界上最莊重的事情。
女孩,別去相信男人在窮困的時候,跟你說的我愛你,這樣的愛,是無舟野渡,是永難實現的欲望與渴念,在夢幻的深處,只有自憐的影子。
婚姻,是綜合價值的精密匹配,人人心中有桿秤,想要擁有好的婚姻,除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擦亮眼睛,識人辨人,才能贏得漂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