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開始接觸張愛玲的小說,便是她的中篇小說金鎖記。小說里的主人公曹七巧是個不幸的人,出身低微,家里是開麻油店的,嫁給了身患癆疾的丈夫做姨奶奶,雖然后來被扶正,但一直處處受到姜家人的排擠。曹七巧還未嫁到姜家時,也曾是個單純善良的姑娘,在她臨死前的回憶中,她十八九歲做姑娘時的生活是在很滋潤的,喜歡她的人也有許多,或許當時她挑了這其中的一個過日子,也不至于后來造成那么多人的悲劇。
? ? ?小說的開頭由曹七巧的丫鬟小雙和三奶奶的丫鬟鳳蕭的對話展開,從丫鬟的對話中就能知道姜家下人對曹七巧的厭惡,是個不受人待見的二奶奶。在姜家她是沒有什么地位的,她的變態性格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慢慢養成的,這樣的變態性格造成了幾代人的畸形命運。
? ? ? ?她的丈夫是姜家的二少爺,身患癆疾,這使得曹七巧的情欲得到了封殺,丈夫的殘疾,情欲的缺失使得她竟然去赤裸裸的勾引她的小叔季澤 ,小說中這一段的人物動作,心理,語言的描寫將曹七巧扭曲的人格表現的淋漓盡致,小叔季澤內心對曹七巧的勾引其實是愿意上鉤的,但出于要面子的原因,還是拒絕了曹七巧。而在姜家分家以后,曹七巧帶著兒子長白和女兒長安搬了出去,小叔季澤沒有了家里的庇護,日子漸漸也不好過了,這時她又想起了二嫂曹七巧,然而他惦記的是曹七巧的財產,季澤此時引誘曹七巧,不惜放下男人的尊嚴,好在曹七巧看清了季澤,沒有讓他趁機騙走她的財產。
? ? ? ?在親情方面,親哥嫂的實用主義,讓曹七巧看清了人情的冷暖 ,最終變成了一個眼中只有金錢沒有親情風靡物語魔婦。在小說最一開始,哥嫂來到姜家看望曹七巧,說是來看望,更多的是想從七巧這里得到一些好處,曹七巧也明白,她的哥嫂是個眼中只有金錢的人,然而,畢竟是她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了,她盡心盡力的招待她的哥嫂,掏出自己的一顆真心,哥嫂臨走時還給了他們許多棉被衣裳首飾等等。
? ? ? ?在養育兒女方面,她自己的變態性格造成了兒女及其后代的畸形命運。給兒子娶了門親,兒子兒媳之間的感情不好,曹七巧在街坊鄰居面前盡說兒熄的種種不是,又放縱兒子在外拈花惹草,將自己的丫鬟給兒子長白做小,為了讓兒子少出去,鼓勵兒子抽鴉片。對女兒曹七巧則更是狠,表面上處處為女兒著想,實際上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在那個已經開放的年代,逼迫女兒長安裹腳,為了自己的虛榮心送長安去上學,但最后也逼得長安退學,受到同學的各種嘲笑,長安生病了,曹七巧不但不帶長安去看病,反而讓她抽鴉片來減輕痛苦,從此長安也患上了毒癮,曹七巧一直以親情關心的名義阻擋著長安的婚事,導致二十五六歲還沒有一個對象,好不容易遇上了喜歡的人,還為此把鴉片都戒了,可硬是被曹七巧生生拆散了。兒子女兒對她應該已經恨到入骨了吧,她把她自己的不幸強加給身邊的人,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 小說的結尾,曹七巧似睡非睡橫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手腕上戴的鐲子,年輕的時候還緊緊的勒在手腕上,因為有著滾圓的胳膊,而現在,她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能推到腋下。有人說金鎖記的來由就是她手上那如枷鎖一般的鐲子,從年輕到年老,一步步將她推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