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閑暇好時光,陽光灑滿書房,天高云淡,秋高氣爽,氣候宜人,家中的搗蛋鬼跟著奶奶走訪親友。好久沒有一天完整地屬于自己了,內心激動地小火苗蹭蹭地往外串,我歡呼雀躍地計劃著今天的行程!畫畫、寫作、練字、練習口語和看書把今天的時間填的滿滿當當。
在水彩的世界里靜靜享受著水與顏料地纏纏綿綿,在字里行間中體悟了字與字之間重組后的延綿韻味,在字正腔圓中感受著鋼筆字的宏大氣魄。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四個小時的時間悄然而過,看著自己按計劃一步步完成今天的任務,溢于心底的滿足感充滿著我的整個胸腔。此時,一條微信打破了這個美妙寧靜的時刻。
“妹子,用電腦幫我畫一張打碎的雞蛋吧,付費的哦!”
“什么時候要呢,姐!”
“這個月底就行?”
“好的,姐!”我不假思索地答應道。
語畢,我突然意識到我只有一個月的板繪基礎,而且已有四個月我沒有碰過PS了。這時的我,百種情緒涌向心頭,后悔中夾雜著焦灼、不甘中夾雜著爭取,仿佛千萬只螞蟻撕咬著我的神經,頭疼欲裂,大腦脹痛。我后悔沒有繼續深耕板繪,內心總有一種假設,如果我繼續練習四個月的板繪,說不定,已經給我帶來了源源不斷地現金流??墒郎蠌臎]有賣后悔藥的,我只好把到嘴的鴨子拱手送給他人。
接下來的時間,可想而知,我陷入了低落的情緒中。理性中的我,此時更應該把手頭的事情做好。而我完全無法集中精力,繼續接下來的任務。腦中閃現著一個念頭,“反正做不下事情,不如去看部電影吧!”就這樣,刷了一部又一部。三個小時過去了,我的感覺更多的麻木,而不是放松。
原本的計劃被無情中斷,一輪內疚負罪的情緒又一次襲擊了我,我硬生生地把周六獨處的時光變成了內心無底的黑洞。
我不記得有多少次,只要低落情緒發作,我總能輕而易舉地繳槍投降,誘惑長驅直入,放棄正在做的工作,轉而逛街購物、暴飲暴食、上網刷屏或花兩個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但這種緩解壓力的唯一效果,就是帶來更大的罪惡感。
直到了我最近讀了《自控力》一書,壓力對于誘惑毫無免疫力的事實,才合理解釋了我之前的種種行徑,消除了我對自控力的懷疑。
書中對于壓力會勾起欲望是這樣闡述的,
當我們情緒低落時,大腦更容易受到誘惑。當你感到壓力時,你的大腦就會指引著你,讓你去做它認為能帶給你快樂心情的事情。壓力包括憤怒、悲傷、自我懷疑、焦慮等消極情緒,會使你的大腦進入尋找獎勵的狀態。只要你的大腦和獎勵的承諾聯系起來,你就會渴望得到那個“獎勵”。你確信,只有獲得那個“獎勵”才是得到快樂的唯一方法。
獎勵的承諾和緩解壓力的承諾會導致各種各樣不合邏輯的行為。
至此,我終于長舒了一口氣。原來,面對壓力,我們對電視、電影、購物等誘惑毫無招架之功??!
與此同時,書中給出了正確應對壓力的方式那就是自我諒解。當我們遭遇挫折時,我們需要原諒曾經的失敗,不要把它們作為屈服或放棄的借口。想要增強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擊有效得多。
期待下次壓力的來臨,我要檢驗一下自我諒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