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各種各樣不幸的遭遇,沒有誰會一帆風順!高考失利,生意虧空,老婆跟別人跑了,孩子生病…
逆境時,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應對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
有的人一蹶不振,以淚洗面,抱怨命運的不公,借酒消愁愁更愁,生活定格在無能為力、永世不得翻身的無奈和悲壯的局面。
有的人哭過以后,勇敢的接納現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掌握生活的命脈,重新開啟嶄新的生活。
亨利曾說:我是命運的主人,我能主宰自己的的心靈。
是的,不管我們遇到什么,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賑救自己,外面沒有人可以做到。問問自己:此刻,我能為自己做點什么,而不是世界能帶給我什么?
張德芬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忘記了自己為什么而出發;我們太渴望大牛的幫助,而忘記了真正的大牛看重的是我們是否值得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放下自己內心的枷鎖,唯一要做的就是立刻行動,儲備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你的好心情會帶領你走向更愉悅的新高地,你的悲傷只會讓你雪上加霜。
記得去年生病的日子,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晦暗的。全身無力,終日只想睡覺,還有對未來無盡的恐懼。怎么辦怎么辦?
除了遵醫囑外,唯一要做的就是正視現狀:生病是事實,已經無法改變;生病是暫時的,生活還可以繼續;每個人都會生病,這是普遍現象……
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分析,我的長期熬夜,不規律的生活,焦慮的心態是生病的主要原因。我不能回到過去,不能揪住這些原因不放。找到原因,是為了改正錯誤:從錯誤中學到了什么,怎么避免混沌的生活再次發生,怎么迎接未來的生活?
阿德勒認為,目的論才是解釋生病的有力工具。因為我想要不健康的生活,因為我不在乎自己的身體,所以,我才長期熬夜,我才時常焦慮,我才過著非常不規律的生活。我的目的決定了我的選擇,決定了我的行為!
現在,我想要健康的身體,我要怎么做呢?每天早睡早起,晚上10:30關燈睡覺,早上自然醒;每周跑步3次以上,單次30分鐘以上,輔以平板支撐;中午短時間休息,控制在20分鐘之內,簡單的打盹或冥想或躺一下;睡前一個小時完成洗澡洗臉等,有時間讓身體溫度回歸正常;睡前關掉手機,一定不能帶進臥室…
這看似簡單的約定經常會有違反。比如,只要把手機帶進臥室,就又可能影響睡覺的時間;如前些天總因為晨讀感悟沒有完成,一拖再拖,影響睡覺的時間。所以,及時調整和強化自己的目的非常重要。關于晨讀感悟,我跟自己約定:要么中午完成,要么第二天早上完成,絕不占用休息時間。
每一天,我們都可能因為一些小事情影響心情,是及時調整還是郁郁寡歡,全在于你的選擇,你的目的。
記得隨時覺察自己,調整呼吸,稍微閉目養神,想一想:現在對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要開心還是悲傷?答案很快就會出來,不愉快也就隨風而去。
短暫的冥想,如暫停鍵,切斷對外在的訴求,轉向內在的自我覺醒。由外而內,真正關注當下,關注自己,增強了自己內在的力量。同時,身體很快恢復元氣,精力充沛,活力全開。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