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時候我就立志學習文科,幻想著有一天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然而高中分班的時候被班主任循循善誘后留在了理科班,于是開始了昏暗的理科生活。一直都是雞血少年的我,竟然發生了物理考試中流著哈喇子睡著的慘劇。
但就是如此黑暗的扭曲的不合適的學習生活,我都沒有想起來“去他媽的不學了”,還極其認真地跟在班主任后面開小灶,還拽著數學課代表天天給我講題目,還愣是感動到班主任把數理化課代表全部安插在我的身邊。然而并沒有什么用。以我的真實水平可能連大學也考不上。感謝班主任在最后關頭賜我的“關鍵時刻能瞄一眼是一眼”的錦囊,才勉強考上了大學。
與我相反,我的一個同學也被班主任執意挽留,但是他毅然決然要去文科班,甚至用退學來與班主任反抗。最后他考上了北大。
我這樣說仿佛自己如果讀了文科就能上北大似的,仿佛是在責怪班主任。其實并沒有。我非常感謝班主任高中三年對我的關愛和照顧,讓成績平平的我竟然有一種“班花”的感覺(不是容貌上的,而是心理溫暖上的)。這也許為我能夠獲得幸福的性格奠定了溫暖的基調。
但我后來也越來越明白,有些事情永遠不能用感性去替代理性,尤其是在面對方向性的抉擇時。
圣經上說,你定意要做何事,必然給你成就,亮光也必然照耀你的路。但首先你要清楚你定意要做的事是什么,并且堅持己見,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明確且堅定的目標。
俞敏洪在很多場合分享過他的三件事,每一件都說明了堅定目標的重要性。
第一件是高考,目標明確:要上大學,第一第二年我都沒考上,第三年繼續拼命,終于進了北大;
第二件是背單詞,目標明確:成為中國最好的英語詞匯老師之一,于是開始一個一個單詞背,最后終于背下了兩三萬個單詞,成了一名不錯的詞匯老師;
第三件事是做新東方,目標明確:要做成中國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之一,然后就開始給學生上課,平均每天給學生上六到十個小時的課,很多老師倒下了或放棄了,他沒有放棄,十幾年如一日。到今天為止他還在努力著。
有著堅定目標的人,他不會因為一時得失就放棄,他比常人具有更多的信心和決心。即使與別人相比,他并不天資過人。
這樣的感覺人生中目前只體會過一次。就是考研的時候。當時在日記本里寫下“非公費不讀”的誓言后便開始了漫長的考研之路。那段時間每天早晨五點多起床,晚上十二點多睡覺,像打仗一樣計劃著每天的時間怎么學習,精確到打水的路上的時間用來背單詞還是背政治。在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且堅決不報輔導班的情況下,最終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績如愿讀了公費的研究生。
很不好意思經常提到考研,但那是我貧乏的人生中為數不多的目標堅定,意志頑強,為了一件事能夠忘記自己的經歷。我多么希望余下的人生能夠有一個像考研這樣明確的目標啊。辛苦些怕什么,就怕沒有目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