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微信朋友圈里被許巍的一首歌給刷屏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由高曉松作詞作曲。
說實話我是被他的歌名吸引的,聽過之后瞬間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大學時代,那時的我們就像歌中唱的那樣“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一晃眼,畢業已經快四年了。四年的時間,生活的不易,讓我再沒有了當年的熱血。我只是一個為了生活而奔波努力的人。
春節的時候,走親訪友,我和我的那些各奔東西的兄弟們也好不容易聚到了一起。酒過三巡,大家都已帶著醉意。
酒,是個好東西啊!可以壯膽,也可以解憂。平時不能說的,不敢說的話,酒醉之后也就再沒有了顧及。
大哥是我大姑家的兒子,是我們中年紀最大的,也是最早步入社會的。他家里的條件是我們兄弟幾個中最好的。一畢業,姑父就找各種關系,把大哥安排到了煤礦上班,那時候能到煤礦上班那是相當了不起的,掙得多啊。但是大哥說著說著就哭了,他說他現在什么都不怕了,因為他已經把能受的苦都受過了。
那時候大哥在煤礦的一線上班,在地底下幾十米深的地方,一個人整整裝了一晚上的煤,第二天腰已經疼的直不起來了。但這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哭的很傷心,用力的大哭,這是一個壓抑了很久的人的聲音。
我們幾個兄弟也都跟著哭的稀里嘩啦的,各自述說著自己的不易。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但是我想大多數人連眼前的茍且都過不好,更別提詩和遠方了。
生活在這樣一個現實的社會里,追求詩和遠方,無異于找死。我不否認有些人真的做到了,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還只是在努力追求著眼前的茍且。
我們都在各自為自己的生活努力著,奔跑著,只為能在這座城市里供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只為能讓愛的人生活的更好一點,只為能讓自己的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不必自卑。
我不是拒絕詩和遠方,我也曾經向往那些日子,但是我們要先過好眼前的生活,眼前的茍且。
生活不易,茍且不易。唯有努力才能對得起自己。
愿我們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