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識一位陳姓小姐,至于什么時候認識的早已記不清了,反正也有好幾年了吧。她是一個很奇特的人,因為她與眾不同的觀點。
? 陳小姐這個人,最剛開始認識的時候你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人,話很少,也不怎么主動提起什么話題,接觸久了你就會覺得她的的確確是個內向的人。可是,我認識她這么久之后,我又覺得她并不完完全全是個內向的人,她說什么話都會留有底線,聊天也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日常,從不觸碰隱私問題,但另一方面又很樂觀,很想的開,特尊重別人。她時常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著邊際,在特別熟的人面前會像個孩子一樣撒嬌耍賴,而且有時候在街上遇見乞討的人她還會去給他們買吃的,竟然還聊天,認識這樣的陳小姐或許你會覺得很無奈。可是,她對有些事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比如說,今天我們聊到有關年齡的問題,一般來說,人們通常都是覺得活的越長越好,最好能長命百歲嘛,可是,她并不怎么想。她覺得只要完全領悟生命的意義之后,活多長并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接著,陳小姐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 一戰結束后過了幾年,中國的某個農村相繼出生了兩兄弟,這對兄弟在那個混亂的時代里長大了。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這對兄弟面臨征兵,弟弟代替哥哥去當了兵,而哥哥就四處顛沛流離,學了一些手藝,當了一個木匠。可弟弟不知為何后來逃回來了。八年抗戰結束后,哥哥弟弟相繼結了婚。哥哥有了兩個孩子,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七八年之后,這兩個孩子長大了。某一天,大孩子去山上玩,回來后就神志不清,據說是看見了一只兔子上吊。漸漸的大孩子病的越來越重,不久后就去世了。哥哥的妻子很傷心,哭了好幾天。可是禍不單行,在某一天,小孩子也生病了,而且五六十年代那會家里都窮,看不起病,哥哥四處求人,結果最后小孩子還是病逝了。哥哥的妻子更傷心了,整日以淚洗面,因為不能面對失去兩個孩子的打擊,妻子最后也去世了。哥哥傷心的不能自已,整日整日的頹廢。于是弟弟時常去安慰哥哥,在弟弟一年多的勸慰和看到弟弟活潑可愛的孩子時,哥哥決定再娶一個。雖然這次的妻子有一個孩子,可對于那會的人來說,傳宗接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哥哥接受了。在幾年之后,哥哥再次有了自己的孩子,由于家庭條件并不好,所以將最小的孩子領養給了別人。漸漸的孩子們長大了,已經結婚生子,這時候的哥哥已經是一群孩子的爺爺了。又過了好些年,孩子的孩子也已結婚生子。陳小姐突然說,這位哥哥就是我爺爺。在零幾年的時候,我大伯就已經去世。過了幾年,我奶奶也去世了。
? 我驚訝的看著她,那她的爺爺現在有就九十多了吧。陳小姐說,由于爺爺年紀大了,眼睛也不怎么好使了,所以每次回家都會不記得她是誰。現在爺爺是由我家和二伯家共同贍養,可是二伯家搬到了城市里,就這樣不管老人了,每個月就幾百的贍養費,而我母親體弱多病,還要做農活。父親要養我和妹妹上學,所以照顧爺爺變成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母親總是抱怨。唉,她嘆了口氣。我現在就想快點畢業。她有些無力的說,我以后老了,如果生活還能自理,那堅決不給兒女添麻煩。如果實在不能,不是有一種安樂死嗎。死并不可怕,不是嗎。
? 我感到很震驚,陳小姐年紀輕輕,便已想的如此深遠,對人生的理解自有她獨特之處,可也是對生活的無奈。我只希望,她能如她所愿領悟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