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就是一個分解任務,進而行云流水地執行任務的游戲過程。
在面對一個新的任務的時候,如果不分解它,就會出現像狗咬刺猬,無從下口的狀況,進而整個人就會陷于苦惱、懷疑、心急及怕別人評價自己等的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中去,人的精力、時間就是在這種狀態中被耗光殆盡,任務自然也就沒法推進了。
思維、想象力、情緒、專注等這些虛無的‘東西’,如果沒有有效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它們,它們就變得難以控制,從而放過來影響自己。
所以,找到一條‘線’來牽引它們,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面對一個任務的時候,這個‘任務’是一團集合、沒有規則的組合物,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相應的牽引動作,我們的各種能力:想象力、關聯、情緒等,要么進不去,要么可能會各找一個點或方向‘進去’。就這樣,結果是要么干瞪眼,要么極度分散。分散收集來的信息又雜糅在一起,又是混亂,讓人心神疲憊,進而拖延,任務擱置。
那如何才能做好呢?開始的時候,不要急于下手,而是要制定大致計劃,分階段地推進。在單個階段中,把任務分解到‘最小可執行單位’,在這樣的條理的牽引下,就能把身體里的所有能量集中到一點,也就是專注,逐漸地把任務完成。
有段時間很流行‘計算機思維’,說的是計算機是怎么解決問題的,它的方式就是分解,把問題不斷地分解,直到可以解決,然后解決它,再下一階段的分解,直到解決它……
那能力強的人怎么解釋呢?他們做過大量的分解工作,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分解速度快,并且準確。同時,他們處理過大量類似的問題,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所以他們分解到的‘最小可執行單位’比一般人的要大,所以節約了很多分解步驟,加上前面的分解速度快及準確,最終他們表現出來結果是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