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陸這回又是不得已,被接到女兒家里幫忙照顧小外孫,這次待的時間會長些了,小外孫尼尼的奶奶回老家忙活拆遷的大事,一時半會是沒法來帶孫子了。
之所以說又,之前已經好幾次了,老陸從家鄉來到城里女兒家,主要目的是幫著接送尼尼上下學的。這本來再正常不過,可老陸心里不順暢,卻又無處傾訴。每回在女兒家待兩三個星期,就迫不及待想回自己小鎮的家里去了。帶自己的孩子,跟給自己的孩子帶孩子,差別咋就這么大哩!
其實,直到女兒結婚成家,老陸夫妻倆還算順心的。女兒雖不富貴,也說得上平安幸福,工作穩定,在該成家的年齡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不用父母多操心了。后來外孫出生,更讓老陸高興了好一陣,這孩子是越看越喜歡。
老陸提過,讓女兒把外孫留在家鄉,自己給女兒帶孩子,必然照顧得妥妥帖帖的。可女兒拒絕了,女兒說,孩子需要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成長。老陸開始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失落,失落的是,突然發覺自己不再是女兒最親密的人了。
作為外婆,老陸覺得該像自己當年對待女兒一樣,傾其所有毫無保留的對待小外孫。當尼尼還是個小嬰兒,老陸就總是抱著哼唱。女兒幾次欲言又止,不忍拂了老陸的一片好心,后來終于忍不住還是說了:“媽,您那都哪個年代的歌謠了,又是拿方言唱的。還是我拿手機播點現在的兒歌給寶寶聽吧……”老陸哦了一聲,不做聲了。“還有,媽,現在科學的育兒方式,嬰兒不能總抱著搖晃,對他沒啥好處,還會養成不好的依賴性習慣,咱沒事就讓他待在小床上玩吧……”老陸沒說話,輕輕把孩子放下了,眼里滿滿的,都是失落。
隨著尼尼慢慢長大,女兒女婿在家里制定了一系列規則:家人在孩子面前都用普通話或英語交流,不教孩子家鄉的方言;孩子需要學會他年齡相應的技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學會承擔,長輩不可代勞;家人對待孩子的獎懲問題,必須態度高度統一,有不同意見必須事后背著孩子討論……老陸有種氣喘不上來的感覺了,她回了家鄉,尼尼的奶奶成了帶孩子主力。
老陸前50年的歲月可以說是為女兒活的,為了掙錢供女兒上大學,縱然下崗了也絞盡腦汁做小生意補貼家里,直到女兒畢業開始工作。原本她覺得女兒的觀念、想法一定和她是一樣的,沒想到之前沒覺察是因為女兒除了高考志愿并沒有為自己作過決定。現在不同了,女兒也成了母親,她也需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這時,老陸所做的一切就不都是正確的了,可是,老陸習慣了被順從,一下子手足無措了。
尼尼喜歡吃糖,老陸就買。尼尼六歲時就因齲齒去補了八顆牙,女兒下了規定,從此不許吃糖!尼尼跟外婆撒嬌,老陸心疼孩子,偷偷買好多糖藏在尼尼的小書包里,說好尼尼不告訴媽媽。女兒給孩子收拾書包發現了,尼尼招了。女兒很生氣也很難過,跟老陸說:“媽,我記得跟您說過這事,不是我們舍不得,而是孩子蛀牙太厲害了,孩子也沒有自控能力,只能我們大人管著他。您倒好,只管疼外孫,這是害他呢!!”最后這一句扎到老陸心上了,老陸悶不吭聲,當即收拾了衣物就離開了女兒家,暗自發誓再也不來女兒家帶外孫了!!
當然,發誓歸發誓,遇到需要了,老陸還得幫著照顧小外孫。這學期,尼尼上大班了,這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拖拉,做啥都磨磨蹭蹭。每次吃飯都是大家輪番催促,好容易才能吃完。一天早餐,眼看時間不早了,這孩子還慢悠悠邊吃邊玩,老陸忍不住拿勺子往小嘴里喂稀飯,恨不得替他吃了好去上學。女兒就準備出門上班,看到這一幕,停下了動作,注視了好一會,低聲對老陸說:“媽,從他上小班就定下規矩了,必須自己吃飯的,您這是在縱容他,而且在破壞我們一直遵守的規矩!”轉而對尼尼怒吼:“自己吃!!喂一口打一板子,先記下,晚上回來一起算!!”尼尼哇一下嚎出來了,稀飯噴了一地。老陸臉上沒有表情,啥也不說,也不喂了。第二天就回了家鄉,讓尼尼的奶奶來照顧。當然,這次也是發誓再也不來的。
其實,在女兒面前,老陸不吱聲自己生悶氣,這都是她明白自己不占理,可她不能接受的是,自己越來越不被支持。唉,一代人厲害過一代人啊。老陸其實很矛盾,按女兒希望的方式,她自己不愿意;按自己的方式,女兒不妥協。于是,老陸現在很少去女兒那里了,偶爾女兒帶著尼尼回來看看外公外婆,熱熱鬧鬧做客吃飯,也好,就這樣距離產生點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