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來說,微習慣就是“微小的習慣”。小到什么程度呢?每日做1個俯臥撐,每天喝一杯水,又或者每日敲下10個字等等,這些不需要意志力與思考就能夠完成的動作,就是微習慣。
那么,為什么要培養微習慣呢?人類的身體里存在著兩種特質,一個是“動物本能”,另一個則是“理智思考”。“動物本能”要求我們要及時行樂,而“理智思考”則指導我們要做當下最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時候,人們的“理智思考”會敗給“動物本能”,拖延癥就是這么產生的。而微習慣,則能同時滿足身體里的兩種特質。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事情足夠簡單,這就迎合了“動物本能”中怕麻煩的性格。 其次,微習慣是正面的習慣,這就滿足我們想要成長,變得更好的心理。
既然,微習慣這么好,那么要怎么培養它呢?
首先,是制定習慣。微習慣的目標一定要足夠小,足夠簡單,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大腦不產生任何的抵抗性,才能更好得堅持下去。除此之外,賦予微習慣積極的意義,也能激發出你的行動力。
其次,是執行習慣。微習慣的目標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為了更好地執行習慣,可以設立一些獎項,如連續10天完成一個微習慣,則獎勵自己去電影院看一部喜愛的電影。在這里,推薦一款免費app “欲望與成就”,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執行習慣。
最后,是養成習慣。人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養成一個習慣,因此要有足夠長的心理預期。可一旦已經養成了習慣,這就成為了身體的本能。就像沒有人會思考今天是否要刷牙一樣,微習慣就會成為你的行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