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開頭=黃金七秒(吸引注意力)+路線圖
1-演講主體:它是為了達到你想要的結果,聽眾需要知道或者發現的知識。
為什么是“發現”呢?因為從理論上來講,你將要說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刺激聽眾發現些什么,而不是強制性地將信息灌輸到他們的大腦里。發現,是一種腦部的興奮活動——人們喜歡那種自己想清楚某件事情的感覺。“啊哈,原來如此。”大家享受這樣的感覺。
2-我們必須將發現部分濃縮為三個要點。一定要嚴格地將中間部分的講話歸納為三個要點,即使你確定至少有17個要點需要闡釋也得如此。
3-想一想,你聽到下面的話,心得有多沉,“我打算談談我們公司自創立以來十六次大的進展……”喝杯咖啡提提神吧!想象一下演講者這么說的感覺“我將談談本公司的三個領導時代:我們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你要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并且聽起來不嚇人。
4-富蘭克林的經典案例:1933年3月12日,星期天,當時正處在經濟大蕭條時期。
朋友們,我想花幾分鐘時間同美國人民談談銀行的情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了解銀行的運行機制,而絕大多數人把銀行當作存款和取款的地方。我要告訴大家,過去這些天我們都做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以及我們下一步的計劃。
總結與實踐:
試著把冗長的談話總結為三個要點,需要對已知的信息進行整理,用人類大腦想要加工信息的方式進行整理。試著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方式說話吧。
不容易的事兒能做到才算厲害。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