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時候,人們喜歡說“十五月亮十六圓”。今天是農歷正月十六,不知為什么就想起這一句話。
也許,早晨一縷陽光讓我心情放開。昨天是元宵節,從早晨微信圈里,看到朋友們精彩的問候祝福,從到聽到廣場街道傳來的陣陣鑼鼓聲,商場猜燈謎,再到晚上各個電視臺文藝演出,等等,無不圍繞十五元宵節這個主題展開。晚上睡到床上,腦子里還是鼓聲、歌聲和各種熱鬧場面此起彼伏。
老天爺很給力,把春天的陽光與溫暖,及時送到人間。正月十四還濃云壓頂,寒風瑟瑟,飄著零星雪花,掩飾著燦爛,造成無數的失望、期待。一個夜晚的準備,在十五的早晨,紅紅的太陽,像十五大紅燈籠,紅彤彤,光芒四射,給人們一個大大的驚喜。昨日直夸天氣應該是所有人們睜開眼做的第一件事情。也許,整個渭北對天晴的感覺,都是一樣的。
太陽連續兩天普照大地,無疑增添了許多的愉悅與歡樂。春寒料峭的季節,人們對陽光的渴望不亞于一頓大餐。于是,想到了十五月亮圓,十六月亮也圓的民間說法。
或許人們在春節剛剛團圓過,對于圓月的現象反映的不那么強烈和渴求,不像中秋節那么敏感和多情。偏偏自己這個時候想起這個諺語,從內心有種莫名的傷感。正月十五鬧元宵以后,人們的注意力、精力都開始轉向和投入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孩子們報名開學,最喜歡過年的主力,進入了安排就緒的課堂。農時不待人,農事要用人。工商開業大吉,百業興旺。
或許還有種希望種在心里。韶光易逝,歲月蹉跎。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讓生活步入正軌,堅持已定目標,按計劃行事,充實每一天。不因事業到終點而失去人生的方向,成為無所事事、隨遇而安的人。
有個老兄退休時,舉辦了一個生日宴會,場面宏大,一條橫幅引人注目:“青春從六十歲開始”。老兄要求,參加宴會的所有人不送禮,還可領取一份禮物。打開手提袋裝著的禮物,發現里面竟然是注名老兄的一本書。恍然十年已去,這位老兄已經出版了三本書。而且,自己出資,蓋起一個演出場,冠名為“百姓大舞臺”,已經成為人人皆知的公共演出場合。連續多年救助困難學生、困難家庭,參與慈善活動,多次被評為省市好人和公益事業先進人物。
人生從何時開始,由自己決定。六十歲的退休老兄,不是把人生從六十歲開始,而是說把青春從六十歲開始。這是何等的氣魄與膽量,何等的人生態度和胸懷。有這樣的人生氣度,他的人生軌跡怎不完美與深刻。于是,自己也有一點感慨:十五的月亮圓,十六的月亮更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