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多圖,手機黨請注意流量,土豪隨意)
這可能會是最輕松的一篇讀書筆記,原因是我幾乎沒讀懂。
作為一名理工男,提高自身審美水平與建設社會主義一樣,都是一個需要奮斗終生的偉大工程。審美這種事情,我曾經認為這東西就是玄學,后來看了幾本講印象派繪畫的書,發現就連我這種缺乏基礎美術修養的人也確實可以看出好來。于是乎,今年不揣冒昧,打算提高一下自己的審美上限。原本打算讀一讀那本大名鼎鼎的《藝術的故事》,找書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這本《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再一翻封底發現是廣西師范出版社的,心想不會太差。可是沒想到,等翻完(真的不是讀完)整本書后,我已備受煎熬。
首先要批評這本書本身的排版,盡管豆瓣上打分8.9,盡管這是我心中排到前三的出版社——廣西師范出版社出的書,但是依舊不能掩蓋這本書糟糕的排版。作為一本介紹藝術史的書,個人覺得,每介紹一件作品,無論是繪畫,雕塑,或者是建筑,好歹要配上一副插圖吧。本書的圖文配比竟然不到1:10。而且,比例懸殊倒也罷了,問題是一幅圖與其配套的文字可以差出去好幾頁。名家名作倒也罷了,憑借腦補還能看下去。生僻的作品對于我這種藝術小白,就得不停地查手機,讀別的書是花時間,讀這本書是花流量。
其次,作為一本翻譯作品,出現人名和作品名的時候,至少也得把人家原本的名字標出來吧。出來一個畫家有個什么作品,到網上搜壓根找不到這幅畫的名字,又不知道這幅畫的本來名稱,只能憑借自己對畫的理解去選一個看上去可能靠譜的名字。欣賞的時候還得想想,這確定就是書里說的這幅嗎?閱讀體驗太差了。
吐槽到此,書評開始,其實也沒啥好寫的,就大概把書中介紹的每個流派代表作說一說吧。流量,注意流量!
前印象派
愛德華·馬奈,《草地上的午餐》,這天氣不知道是冷是熱,為啥有人穿那么多,有人穿那么少?不過這幅畫色彩還是真的挺不錯。
印象派
這個派別高手云集,什么莫奈,塞尚,德加啥的,都是一代大師。
雖然我個人更喜歡透納的畫,但是莫奈莫大師這幅《日出》,也是傳世經典。
后印象派
這一派里有大俗畫家排名的前兩名,梵高與高更(好吧,我知道高更還是因為《月亮與六便士》)
代表作必須梵高的畫,《三體》里也提到過的《星空》。
原始主義
傳說中的野獸派登場,首推必須是亨利馬蒂斯,這人特愛畫他老婆——《戴帽子的婦人》。其實畢加索也是本派高手,可是他實在過于牛逼,可以代表的流派太多,野獸派只好放一副馬蒂斯的。
立體主義
我承認,上面這些多少我還是能看出一些好來,從立體主義開始,我就開啟懷疑人生模式。
那個炫酷屌炸天的畢加索終于登場,這位開創了多個流派的牛x人物,此處有一副《亞維農的少女》供大家欣賞。
未來主義
終于有雕塑登場了,感覺三維的還是看著順眼一點。
翁貝托·薄丘尼——《空間內連續的唯一形體》,名字都與眾不同。這東西至少看上去像個人。
俄耳甫斯主義
老毛子開始登場,之前的繪畫界,法國與荷蘭就是這個行業的窩子。
康定斯基(跟那首歌不知道啥關系)——《藍色的山》。不告訴這幅畫的名字,我一定不知道這上面畫的是啥。
構成主義
俄國出的偉大的藝術家實在太多太多,文學和音樂就不說了,美術史上也相當有一號。比如這個馬列維奇(沖這名字就必須是俄國的)——《黑色正方形》,這幅畫徹底擊潰了我。首先聲明,你手機沒問題,這幅名作真的就是這樣子,一個黑色正方形。
新造型主義
有個擅長尺規作圖的叫作蒙德里安的家伙出現了,據說這幅畫叫作《構成c》。我已拜圖涕零,不知所云。
包豪斯
大名鼎鼎的包豪斯出現,其實這真的不是一個人名。這個流派最知名的,除了大樓就是家具,而且大多數是德國制造,品質保證。
達達主義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個惡搞的流派,不過細細看,還真有那么點意思。另外,達利好像總被歸到這一類。
超現實主義
大名鼎鼎的達利,代表作就是那三個表。(是不是說了什么要被和諧的話?)
抽象表現主義
真的好抽象,感覺是一筐裝滿油漆的玻璃球摔到地上畫出來的,看看吧。
波普藝術
基本都是廣告,有的確實很有名氣。
夢露這一組很有代表性。
觀念主義
馬賽爾·杜尚成了大師,于是他買了個小便盆往那一放,就是名作。
《泉》
極簡主義
我心目中的極簡主義大師,其實是喬布斯。圖就不上了,反正iphone,ipad,ipod啥的大家都見過。
誰說IT男不能搞藝術?
后現代主義
好像實在找不到可以歸類的作品,就統一叫后現代主義了。我理解,就是蓋房子不好好蓋唄。比如下面這個看著就擰巴的樓。
書評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