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
今天早上在教學短語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時,我只是簡單地介紹了這個短語的中文意思------發自某人內心深處。接著告訴學生再過些日子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肯定會有些心里話要跟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借機引導他們用這個短語來造句,表達心聲。
一個成績中上的同學,猶豫了一下,來了一句: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I think Class Two is the best.(我由衷覺得2班是最棒的)。從她的表情中我似乎讀到了她內心深處的糾結與不舍。順著她的表情與思路,我問班上的同學,"在你們心目中,2班是不是最棒的?""是~"孩子們異口同聲地拉長了聲音。"那么,是不是該為這個好句鼓鼓掌,也為我們最棒的班級加加油?"于是乎,教室里響起了雷鳴班的掌聲。
"好吧,接下來Miss Hu也來造一個句子,你們來試著翻譯一下。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I like all of you and wish to be proud of you one day."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翻譯開了。"嗯,沒錯。我打內心深處喜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夠為你們感到驕傲。"
填表
早上指導學生填寫中考報名表時,特別強調為了簡單一點,家庭主要成員一欄就填寫父母親,兄弟姐妹不填。結果一學生在所有的同學都快填好時還在到處詢問其他同學"新穎"的"穎"字該怎么寫。原來他一直在冥思苦想姐姐的名字。
哎,既然姐姐是他的偶像,他的驕傲,他怎么能連偶像的名字都寫不來呢?再說了,我不是已經強調過了家庭主要成員填家長即可嗎?
這個世界,這個班級,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走出教室的那一剎那,有一個學生追了出來:"老師,我忘了我媽媽叫什么名字了!"那一刻,我也說不清自己聽到這句話的感覺........
懵了?醉了?暈了?都說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望著這塊堪稱班級巨無霸的肉,我只能嘆了口氣,淡淡地回了句:"先把表格一起交上來,中午回家后,記得去問一下你媽叫什么名字,下午再來補填。"
同名
團委的萍妹妹到辦公室找我,問我們班有沒有一個叫曉蓮的同學。我告訴她班上有兩個曉蓮,一個姓張,一個姓林。她給我講述了早上林曉蓮穿拖鞋到校且不太服從管理的全過程。
班上這兩個曉蓮有著天壤之別-------張曉蓮每次考試都是班上排名第一,而且特別乖巧懂事;林曉蓮是名副其實的學弱,基本上都考全班倒數第一。
閑談間,還跟萍妹妹提起班上還有另外兩個同姓且幾乎同名的學生——一個叫沈鴻鑫,一個叫沈洪鑫。他們倆有事要跟我請假時都是直接說自己的座位號,我一聽便知道是誰。
可每次這倆位學生家長給我打電話時,我都覺得特別費勁,他們四處打工電話號碼也總是不停地變化。每次都要問是哪個hong字,對方家長經?;卮鸬?三點水的hong。"結果我更郁悶了,兩個hong都帶三點水。
"算了,以后為了方便與學生家長區別沈鴻鑫和沈洪鑫,我準備直接一點,就問家長是'是有鳥的鴻,還是沒鳥的洪'。"我話語一出萍妹妹和辦公室的另外兩位老師都笑抽了。
然后,旁邊的歷史老師弱弱地補充了一句:"可兩個都是男生???!"好吧,我不得不承認歷史老師比我更邪惡……
署名
班會前,年段長給我們發了一張有關中考事宜的通知。到了教室后,讓一學生打開多媒體展臺,邊指導學生看通知內容,邊解說。
在講到報考費用的收取時,和學生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利用明天下午第三節自習課的時間統一收取。我又補充說明了兩點"第一,大鈔請同學們都用鉛筆寫上自己的班級和姓名;第二,為了方便收費,省去找零錢的麻煩請同學們都帶126元過來。"
"那老師,我可以帶小鈔過來嗎?"底下有些調皮的孩子開始拿我的話做文章了。
"當然可以了,小鈔也是錢!"
"哦耶~,那我明天全部帶一元的小鈔過來!"
"沒問題!但是,我只是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專門在制造面值一元的假鈔。為了避開責任,我會讓你在每張鈔票上署上你的班級和姓名的!"
"這樣啊,那算了,我還是帶大鈔吧。"…….
家長
周二下午第三節自習課收取報考費時,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全班47位學生,交了42位。只是當我念到一位同學的名字時,全班哄堂大笑。我大抵可以判斷出情況。于是先接著點下一位同學的名字,等到所有學生的錢都收齊時,再讓那同學一起和我去辦公室,全班又是一片嘩然。
126元,整整齊齊,全都是面值一元的紙幣。我從抽屜里拿出了鉛筆,遵循著自己昨天說的那些話,讓他在每一張紙幣上都寫下自己的班級,姓名和座號。該生有些委屈,說錢是他媽媽給的。家里有很多一元的紙幣,他媽媽說如果他跟她要錢,她就全部拿那些給他花。
該生的學習成績屬于中等偏下,人挺聰明的,就是話特別多,給人一副吊兒郎當的感覺。家里頭有一個重病戶的父親,術后身上依然掛著一個排泄的塑料袋。家庭主要收入靠母親賣水果。
其實班上家里存在問題的學生有很多,留守是最常見的,有的父母離異,有的喪母,有的父親犯過事坐過牢……作為他們的班主任只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給他們多點關心,多點愛。所以平時在教育那些家庭完整的后進生時,經常會告訴他們要學會珍惜家庭的溫暖。
在那孩子寫了30多張后,我告訴他,爸爸媽媽的話要聽,老師的話也要聽。平時別總是亂花來之不易的血汗錢。然后,讓他趁著還沒有放學,趕緊去小賣部把錢兌換成大鈔。如果他不敢,我可以陪他去;如果小賣部不讓換,可以報上我的名字。最后,他自己去了。我放過自己一次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機會。
從學校出來時,恰逢小學放學。擁擠的校門口,一家長對著一小男孩指指點點,不知之前有沒有扇他耳光。小男孩邊大聲啼哭,邊用各種污穢的言語對那婦女破口大罵,說她憑什么無緣無故打人,辯解自己并沒有打她家的孩子。保安過來了,導護的老師也過來了。
為什么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在學校被老師體罰都會找學校說理,而自己卻在不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隨隨便便對別人家的孩子動手?那是一個穿著相對時尚的母親,披肩發,高跟鞋,超短裙,小西裝……只可惜我匆匆回家,沒看清夕陽下她的那張嘴臉。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又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