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與告別》一書,是韓寒從作家轉型為新銳導演的一個心路歷程集合。已經被寫過無數次,里面的道理也被大家說過無數次。
可我還是想寫一寫,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1-
很多人都會問我,你一般晚上下班回去都做什么,不出去玩,也不刷朋友圈,有時候微信你你還不在線。或者,你周末都做什么,不出去逛街,宅在家里一個人不會很無聊嗎?甚至,我爸媽都經常這么問我。
我一般都會很認真地回:不無聊。
是真的不無聊,非但不無聊,而且還很充實,我恨不得這樣的時間能多一點。因為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要看書,要寫文,要學英語,為了不斷提升自己,有時候連吃飯時間,我都還在看TED課程,即使是坐公交車的路上,我都還會拿出手機刷單詞。
當然,如果實在是太累了,沒辦法集中精神干活的話,我會讓自己放松,比如:彈彈尤克里里,追追綜藝,看看連續劇。勞逸結合。
這便是我閑暇時間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很多人說我周末都睡到中午十一二點才起床,你起來那么早做什么?
我有時候也會覺得很奇怪,二十出頭的我竟然時常覺得,周末睡到中午才起床是一件特別浪費的事情。
而去年的我,還是覺得周末睡到自然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今的我雖也是這么想,但是,比起睡覺,我好像有了更重要的事情做,這些事情催促著我的大腦,逼迫著我起床。當我睡夠8個小時后,再繼續睡覺就是一種浪費了。
那這時候就有人問了,那么辛苦做什么?
韓寒有一句話說的特別有道理:人的一生會看到許多風景,如果你被困在一個風景,就會很難看到下一個風景。
我只是試圖,讓以后的自己,不被困在一個風景里,我只是,嘗試能有機會看到更多的風景,嘗試更多的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努力的方向。而我,不過只是在堅持做離自己夢想更近一步的事情。
2-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毫無道理的橫空出世,真的,如果沒有大量的積累、大量的思考,是不會把事情做好的。如果什么都不懂還能獲得成功,只有去賭今年的世界杯。
我們看過太多關于成功的報道,成功的文章,但是沒有一篇是跟你說,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你得相信,長期積累和堅持是一種很強大的爆發力量,它會讓你不斷思考,不斷行動,逐漸強大自己的體系。有些事情,總得去做,才有可能完成。你只有付出了,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有收貨。
成功是沒有捷徑的。連小學生都知道“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我們為何還要一直等著,等著機會會垂憐于你。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百分之一百準備好的事情。最充分的準備往往意味著你錯過了一切。
蔡康永曾說過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很多人都說:你看書,你學英語,你學這些那些,又有什么用?
因為我知道自己曾經因不學習,懶,沒有任何技能,沒有準備好……錯失過什么,所以我才會告訴自己要努力。因為我想在下一次“動心的人和事”來之前,說一句“我很榮幸”,而不是“我不會耶”。
人生很多事情都是逃不過的,你現在能躲得開的,未來只會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很多時候,什么都等你準備好了再去做,機會就已經失去了。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努力的人,特別是那種堅持不懈,目標堅定的人,因為他們總是能達成所愿。
竟然你喜歡,不妨試一試,你不試一試,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
3-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能人,你以為的極限,弄不好只是別人的起點。所以只有不停地進取,才能不丟人——人可以不上學,但一定要學習,真的。
我一直堅持學習,大部分原因是想提升自己,想獲得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然后才能有不斷輸出。但是我也有懈怠下來的時候,過去的無數次,我都在和自己的“懶癌”做斗爭。
你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受,就是當一個人一直忙碌忙碌,突然有一天停下來的時候,你就懶得再去動了,就像一灘爛泥一樣,扶不起來。
但是當你舒服完后,你又會開始恐懼自己的碌碌無為,恐懼自己的無所作為。
因為你明白的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比你努力,大家都在奔跑著,你不敢停下來。
于是你又重新開始,放棄心中的舒適區,重新努力,朝著目標前進。可是這個過程往往是痛苦的,因為你得和大腦中那個想要舒服躺著的神經元做斗爭,你還得說服它,現在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現在的辛苦都是為了以后能過得更舒服,現在的辛苦都是為了讓你離夢想更進一步,離你想要的生活更進一步。
4-
很多人都羨慕韓寒,從作家到職業賽車手再到導演,從《后會無期》到《乘風破浪》,成為了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他的才華,他每一次跨界都能為他贏得掌聲和喝彩,我堅信他說的:不邁腿就不會走路,不走路就永遠走不到路。
他說:人要通過很多的努力,讓自己更加厲害,比起那些用大嗓門企圖壓制世界的人,讓全世界都安靜下來聽你小聲說話的人更可畏。
我想起在哪里看到過的一句話:人們并不想聽你說什么,除非他們聽說過你。
讓你的作品和成績說話。而不僅僅是姿態和腔調。
當你的手中有了籌碼了,你才有了談判的資格,你才有開口的機會。
有記者采訪科比時問:“為什么你能那么成功?”
科比問道:“你知道洛杉磯早晨四點的樣子嗎?”記者搖頭,科比說:“我知道每天洛杉磯早晨四點的樣子”
因為科比長期堅持早晨四點起床練球,每天都要投進一千球才算結束。沒有誰的成功是簡簡單單的。你不必羨慕別人的成功,因為那些你看得見的風光背后,都有你看不見和想象不到的汗水和血淚。
楊熹文在《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里寫到:生活的層次深淺,最終是要依靠自己去決定。
我不想三十幾歲的自己,還過著和現在二十幾歲迷茫不定的生活。我慶幸自己沒有醒的太晚,我慶幸自己,把努力當成一種信仰。
那么。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愿你我都能:進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