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跟隨老公回老家過年的這幾日,我第一次放下所有的評判標準,做一個虛心的觀察者,安靜地觀察著他的成長環境,為得是能夠更好的理解他。理解一個人,必須把他放到他的成長背景中。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 ? ? ? 今天我們回自己的家,開車開了七個小時。回家后,兒子一溜煙跑自己房間休息了。老公勃然大怒,扯著嗓子喊兒子下來搬東西。如果是以前的我,就會和他吵起來。因為他發怒的模樣也會觸痛我。
? ? ? 但是,因為得益于對他的觀察和了解,我知道他對兒子這么憤怒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小就是這么對待的。從小到大,他的父親就看不得他閑著,尤其是他父親累了就很喜歡朝家里人發火。
? ? ? 于是,我微笑著多老公說:"開車這么久,你一定累了,快別拿東西了,休息一會吧!""兒子也累了,讓他也休息一會。"
? ? ? 老公聽我這么說,火氣消了很多。雖然嘴上嘟囔著兒子懶,但是不再大喊大叫了。我讓他休息一會,吃個飯再做事。
? ? ? 吃飯的時候,我跟兒子說爸爸累了也會有情緒,所以他會跟你大喊大叫。我們可以試著理解他的情緒。老公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
? ? ? 老公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使他養成了不允許自己閑下來的習慣。但是,我和兒子都喜歡有時間休閑一下、娛樂一下。以前他要求我們忙起來,我們會有抵觸情緒。現在我們可以理解他,但是也可以輕松的和他談談我們的需要。我們不需要再重復他的模式。
? ? ? 理解他才能更好的接納他。這也讓我們的家庭氛圍更加融洽。不再讓自己原生家庭的模式再次重演。也讓我變得更加有力量。我喜歡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