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個時間起床,不再有朝陽溜進屋角。
又是一年秋天。
越來越喜歡獨處,喜歡安靜的看著秋日下的大樹被風搖動起來,喜歡流過的江水,飄動的浮云,路過的風景。
這個秋日里的街道和城市,在得意,在失意的時候學會了從容一些,就像你終究躲不過這輪回的四季。
這個秋日里的街道和城市,不在有悶熱和酷暑,而是因為秋日變得暖了起來。
這個秋日里的街道和城市,就像是一片大海,我就想魚兒生活在水里。
把心藏著,一路歡喜,一路珍惜。約定的晨陽,在秋,也在暖。
—2—
別過了灼熱的八月,漸涼時,增添衣物。
歐陽修在《秋聲賦》中寫道:“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唯物之靈。百感憂其心,萬事勞其行,有動于中,必搖其精。”之前初讀,只覺得名家手筆,朗朗上口。而如今,秋日里細細一品,又有了幾分心有戚戚的感想。
我總能想起那個早晨,院里已經有了陽光,媽媽在我床頭告訴我天冷了,穿上長袖的衣服;亦或者那個傍晚,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好像所有的涼意都突然來臨,穿上媽媽遞給我的衣服之后,從內心到身體感到暖。
天氣很好的時候,我很喜歡秋日里走在街道上,看人們都換了新裝。
我也拿出了去年的衣服,就像許久未見的老朋友,緊緊的裹在了身上,好像又一個別樣的時代要來臨。
我也喜歡靜靜坐在陽臺上,就像孩童年代,我和弟弟拿著小板凳在院子里坐著曬太陽,旁邊的媽媽織著毛衣,和我倆不情愿的搭著話。
陽光下,不那么熱,也不再那么涼。
秋天就像夾在日記本里的楓葉,滿滿地都是回憶的味道,蕭瑟的天氣更讓這份回憶平添了幾分傷感。
—3—
家鄉(xiāng)的秋有一種獨特的味道。
到了秋日,太陽西落的時間慢慢變早,暮色悄悄來臨,炊煙裊裊升起,還夾雜著孩童熙熙攘攘的打鬧聲。這時候,總能聽到大人們對自家孩子吆喝道:穿衣服去!
夕陽西下,總想在離去前抓緊時間傳遞最后的溫暖。暖暖的金黃灑下,卻被微涼的秋風吹的毫無暖意;日薄西山,竭盡全力的傳播溫暖和光明,卻更顯鞭長莫及的無奈。
每家每戶,開始準備自己的晚飯。放下柴草,點燃爐火,略微刺鼻的味道入鼻,抬頭看到縷縷炊煙升起。
草木柴火,經過燃燒,把香甜可口的飯菜做好,化為灰燼,升起炊煙。
一如那辛勤的農民,苦咸的汗水滴下收獲令人欣慰的碩果,上養(yǎng)老下育兒。
裊娜地陣陣輕煙,似云紗薄霧,寧靜而又靈動;原來這就是人間煙火,有悲涼也有欣慰。
秋日,天高氣爽多晴朗,因而,秋日的夜晚大多是月朗風清的。
在家鄉(xiāng),蟲鳴夜更寂,有一種鳥鳴山更幽的感覺。
秋日靜謐的夜晚,無論是萬點繁星還是廖星可數,秋風微涼,柔軟的輕撫,抬頭望著窗外幽藍的夜空,遼闊開遠,想要張開雙臂擁抱整個夜空,就此沉淪其中。
就像人終會逝去,留不住,停不下。
待到來年,蟲不是去年的蟲,你不是去年的你,秋日的夜晚還是那去年的夜晚,不曾有太多的變化。
秋風起,炊煙散,落日西沉后。辛勤勞作一天的農民已在寂靜而美好的秋夜中酣睡,因為他知道良辰美景不如那二畝薄田。
就睡去吧!秋夜涼,秋意濃,悲涼在心頭,時光不停留,趁著夜色未闌珊,就睡去吧!
此刻,腦海里又縈繞起張學友的《秋意濃》。
“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一杯酒,情緒萬種,離別多,葉落的季節(jié)離別多......怨只怨人在風中,聚散都不由我。”
End
我是王小帥。
白天上班族,下班文字控,階段性段子手,九零后工科男。
一介草民,渴望進京中狀元,請記得點擊喜歡和關注。我的盤纏就靠鄉(xiāng)親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