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咪嚕:
下班,準備踏上歸家路前,收到班級群一條類似轟炸和諧家庭氣氛的信息。
我們不動聲色的吃了晚飯打了羽球,我收衣服的時候你欲說還羞的拉著我,麻咪,我。。。我。英語考的不好。你罵我吧。不過今天罵完明天不要罵我了,因為我語文考的也不大好。
我有點揪心,笑話,難道麻麻是那種見分忘義的家長嗎?不過看到那分數還真有點想罵你。
恰逢,今天是麻咪暗搓搓學英語打卡的第一天,李笑來老師的關于學習能力的備注與你分享,我們兩個共同進步哦。
你的學習能力,大部分取決于你的沉浸能力。
什么叫沉浸能力?所謂的沉浸,就是你全神貫注于某一個活動的狀態(tài),全神貫注,乃至于除了那個活動之外,你感知不到任何其他東西。而你的沉浸能力多強,就看兩個方面,一個是看你進入沉浸狀態(tài)的速度有多快,另外一個是看你進入沉浸狀態(tài)之后能保持多久?
沉浸能力特別反直覺。因為你這一生所擁有的能力,絕大多數都是從無到有,逐步增強的,可沉浸能力竟然相反,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越小的時候沉浸能力越強,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浸能力越來越弱,甚至直至徹底消失 -- 你仔細想想,你小時候是不是經常做個在別人眼里沒什么意義的事兒,一做就是一整天,沒完沒了?所以說,全神貫注的能力,每個人都是小時候最強,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變得越來越弱。
你現在離小嬰兒階段還不是太遠,沉浸能力對你來講肯定不難,只是為何,你總是要做三心二意妞呢。
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器官。
比如,你背單詞,你要邊寫、邊讀、邊聽自己讀、邊用腦子想象那個詞的意向…… 你看,這樣盡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器官,你很快就進入"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因為所有的感知器官都被你占用了,所以,外面發(fā)生什么,你根本來不及處理,甚至完全不知道。再比如,讀書的時候,要不斷地進行各種腦補,也是這個原理。
我們集中精力對某件事深入思考的時候,觀察者會看到我們在喃喃自語,作為行動者的我們,其實知道,那喃喃自語并不是"不由自主"地做出來的,而是從一開始就主動進行的,因為那其實不過是"調動一切自己可以調動的器官,進而很快地讓自己進入沉浸狀態(tài)"……
你可以試著多閱讀多理解多集中精力,相信你假如能在一件事上多傾注一點自己的沉浸力,事半功倍這個名詞在朝你招手哦。
愛你的麻麻
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