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丨花開不多時,一年已過半

七月了,2017已過半。事物到達一半的感覺,必然沒有綻放如花的結果,卻能夠看見生長,像是你決定要努力,然后發現思維方式開始在改變,不是0到1的艱難,也不是90到100的忍耐,猶如在愛情里曖昧不明的狀態,最重要最美好的東西已經產生了,剩下的,不如讓時間給你答案。

七月里的花,紫紅色系居多,蜀葵、木槿、木芙蓉、紫薇、千屈菜、醉魚草、百子蓮、迷迭香、萼距花、紫苑... ...

前三種灌木都是錦葵科的,花期相近,色彩也略有接近,木槿紫色居多,木芙蓉紫色偏粉,也有白色,蜀葵大多數也是紫色、紅色、白色這三種。今天只說木槿,是朝開暮落的那一種。

一些人的記憶里應該會有這種植物的出現,小時候菜園的籬笆,用木槿圍得嚴嚴實實,到了夏天,瓜果熟透,籬笆上也開滿了花。暑期的早晨醒的晚,起來穿過籬笆,摘一些蔬果,黃瓜,番茄,大西瓜,放在老井里打出來的水沁著,入了口都是涼夏的味道。

也因此不太去注意那種“籬笆邊的植物”,等到成為城市生物以后,發現也少有人覺得木槿矜貴,多是路邊叢林,甚至在給別人建造園子的時候,也很少會配一株木槿,她太常見,就顯得不夠精致了。

比起現代人,古人似乎更加偏愛木槿花,《詩經》有云: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配玉瓊琚。

“舜”就是指木槿花,將美人比做木槿,這女子必然是有些風情在里面的,嬌俏搖曳,而木槿花比較常見,此喻一出,聽著必然明朗了,通俗而易于傳播。此詩出自《鄭風》,就是如今河南鄭州、滎陽、登封、新密、新鄭一帶的詩。同出自《鄭風》形容女子則是這樣: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此句更妙,窈窕柔韌,靈動清秀,但又真的想不出“清揚婉兮”這樣的形容。金庸老先生大概是愛極這句詩的,她把段正淳和秦紅棉之女取名木婉清,此女實在是“有香氣的女子”,且看他的描寫:

周身一身香氣,似蘭非蘭,似麝非麝,氣息雖不甚濃,但幽幽沉沉,矩矩膩膩,聞著不由得心中一蕩。

扯遠了,抱歉。說回木槿。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夏至一到,木槿就要開了,好像跟蜻蜓蝴蝶搶著要過夏天。她雖然入夏即開,但是卻一直開到初秋,當你裹著風衣,空氣微涼的時候,若有留心,還是會看的到木槿的花兒在盛放。我想,對比一些花兒,朝開夜合是有些克制了,所以能自由的晃蕩在一整個夏季里,她大概又極愛秋天,要等到雨絲微涼落在她面頰才肯褪去。

木槿是落葉灌木,好在花期長,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較耐干燥和貧瘠,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有很強的抗性,所以在城市綠化中被大量應用。大概也是因此,她成為一些人關于夏天的記憶,如同夾竹桃。園子里很少用這種植物,如果當作綠籬,冬天一到,成了一道蕭瑟的風景,若點綴用,則有茶梅、厚皮香、石榴等更合理的選擇。古人似乎有在中庭種木槿的習慣:

風露颯以冷,天色一黃昏。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

夜合朝開秋露新,幽庭雅稱畫屏清。果然蠲得人間忿,何必當年寵太真。

或許是古代植物的種類相對還比較少吧,或是那時日頭比較慢,人們尚有閑情去觀察每一種生命力量。

木槿花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以及還原糖、維生素C、氨基酸、鐵、鈣、鋅等,并含有黃酮類活性化合物。木槿花蕾,食之口感清脆,完全綻放的木槿花,食之滑爽。利用木槿花制成的木槿花汁,具有止渴醒腦的保健作用。高血壓病患者常食素木槿花湯菜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明天你有空,不如做一個木槿花紫菜蛋湯試試?

好了,今天就這樣咯。早點休息開啟元氣滿滿的下一周奧。

古德耐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