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筋水泥中建造山川和園林而將城與村隔離
時間之外的秘密
時間之外的
湮沒于時間洪流
又存在于時間
文|Cream
城中心有條大河,河水渾濁,河里裝著死魚與蜉蝣,倒映著鮮花、彩虹與飛鳥。路過的人捂著口鼻,腳步匆匆,他們都不得不順著這條河涌向四面八方。
河邊高樓林立,唯獨有一片低矮的三角區老樓,剛好就座落在城中心,交通便利,周圍設施完善,但常年見不得光。三角區是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產物,時間的附帶品,城市的另一面,一片與科技時代割裂的老樓,樓道陰濕,沒有燈,沒有電梯,沒有無線網絡,也沒有監控攝像頭,更沒有人管理。
住在這片樓里的人不是打工青年暫住,就是經濟打緊的家庭。三角區的人因為忙著謀生,彼此都十分淡漠,從未見串門與寒暄。在高樓底下的人,總會習慣仰望天空,但三角區的人是望不到的,他們習慣的最高角度是把目光持平。因為不仰望,所以彼此間也不打擾。
住在這片樓里的動物,除了大型的進不來,其他小型的動物幾乎都在此寄居。夜里的巷子只要有一束手電筒發出的光,便會聚集很多動物居民,比如青蛙、蟑螂和昆蟲等。貓通常躲在陰暗處,大貓習慣不吱聲觀察人類,小貓習慣喵喵叫吸引人類,它們常常在人們的頭頂上或腳邊從這頭飛向那頭,不把人嚇一個踉蹌不罷休。除了常駐民之外,其他人輕易過不了這關,它們就像是三角區里兢兢業業的保安。
三角區從不出現狗,除了住在第一條樓梯入口處的大黑狗,可是它也有段時間沒來過了。隨著主人搬遷,它也去到高樓里,扶搖直上,只有粉紅色的狗籠一直留在鐵棚下。人們偶爾見它回來,它已然失了當年的英氣,眼神里少了一些尖銳,自顧地圍著狗籠轉圈。
三角區最大一個角里擺放著觀音瓷器,雖然大家都不知道觀音是怎么出現的,但因為一直都在最后一條樓梯的前面空地上,也就成了三角區的庇佑神。三角區的存在,從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便與觀音息息相關。
三角區曾出現過一起險些形成的大型火災,起因是第二條樓梯的二樓住戶煲湯的時候出門遛娃去了,導致鍋底燒干,濃煙陣陣籠罩了半個三角區。附近的人都出來看熱鬧,小聲地說燒起來了,要燒起來了,卻沒有人上前一步,彼此間不驚不擾。樓下的湯粉店大哥還在忙著多煮兩碗粉,嘴里嘟囔著是不是要報110。沒有人認識那戶人家,等到大姐悠哉游哉載著兩個孩子回來的時候,她還在旁邊湊熱鬧,后來發現是自家的屋子就快燒起來后臉色鐵青,瘋一般地沖進去打開窗、關閉煤氣罐,還打開了排氣扇。人們的心揪得緊緊的,以為就快要爆炸了,但最終平安無事,看一眼觀音,念一聲阿彌陀佛,人群便散開了。
三角區的居民都是神出鬼沒的,沒有規律,而且很難記住面孔,他們都沒有什么特征,但三角區最后一條樓梯的四樓,靠近天井的住戶田小姐總是讓人印象深刻。田小姐每日西裝革履,有規律地上下班,如出一轍的行動軌跡。她一周里只有工作日住在這里,其余時間她都驅車去往另一個城市的家。在三角區里,她有限的交集只是對面門冷淡的肥姨和樓下熱情的小賣部老夫婦。她剛來三角區不久,看起來還在積極適應,在三角區里,這樣的人不少。
田小姐只吃外賣,晚上外賣盒都會堆在門邊,墻角還留有湯水翻滾過的痕跡。田小姐愛收快遞,大的小的盒子壓扁和生活垃圾堆一起,總是讓樓下愛收垃圾的阿姨一通好找。田小姐只喝罐裝水,喝完也不急著扔,有時攢夠了一堆空瓶穿在一根細繩里送到小賣部老夫婦門邊。田小姐不愛跟人接觸,走路也總是低著頭,年紀輕輕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那天早上三角區里來了幾個警察,他們罵罵咧咧穿梭在樓道之間,徘徊了很久才在三角區巷子的盡頭找到了那片藍色鐵皮門,門的旁邊是一條狹窄逼仄的樓梯。一、二、三、四,四層八折樓梯,爬得人氣喘吁吁。警察們找來了鎖匠,有些費力地撬開了那個鏤空的鐵門。撞開第二層木門的時候,咿呀了一聲,分不清是人聲還是門聲,門內霉味撲鼻,霉菌瞬間占滿了人的呼吸道。
屋里頭瓶瓶罐罐鋪開占據了一半的客廳,田小姐有雅致地將部分堆成了樹的模樣,罐裝樹觸碰到結滿蜘蛛網的屋頂,有一種破落的浪漫與震撼感。對面門的肥姨聞聲而來,操著一口渾濁的音,扒拉著鐵門探著頭,試圖給警察們描繪田小姐的人物畫像。
三室兩廳的房子在六月的早晨卻裝不進一絲陽光,窗簾焊死在窗戶上透著光,一打開卻什么都沒有,開了燈還是稍顯昏暗。警察們打開目光所及最里頭那間房間的木門,涼氣逼人,空調正在勤勤懇懇地往外冒著冷氣。田小姐正像只蝸牛蜷縮在殼里,厚重的被子蓋住了她的身體,懷里還緊緊抱著她的小熊。他們找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一些消費憑證,一些保健品,一些治療神經的藥物,一封醫院的診斷書。此外,田小姐睡房的桌肚里還放著一本精致的牛皮筆記本,翻開前面,工整地寫了她的生活隨筆。
一些看不懂的話,比如:每天西裝革履每天都在頒獎受邀頒獎。
一些自我的剖析,比如:我是活在過去的人,對于市面上的社會新聞,我沒有心思去讀,更別說有任何見解。
一些平凡的夢想,比如:我想要一個房子,在落地窗前安置一張大書桌,抬眼可以看見山河湖、工業區、住房、寫字樓和標志的建筑物。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胡亂寫在筆記本中間部分的她觀察這條樓梯一樓住戶的隨筆。
五月初,一樓搬來了新住戶,陌生男女頻繁出入,估計中旬能裝修好入住。一樓原先像是儲物房,長條形,大概八平米,它是這條樓梯里唯一一戶不用鏤空大鐵門且未作雙層門鎖的。在這之前,從未看見房屋被打開過,其主人不詳。
我看見里面被粉刷成發亮的白色,安放了一張小床,一個臥式冰柜,一頂亮堂的白熾燈,一臺有干勁的空調,雖稍顯局促,竟也溫馨了起來。
大概中旬,一樓住戶開始有出入的痕跡,門口還鋪上了地墊,空調外機時不時響起,但門窗日常緊閉,不知誰住在里面。
每次經過一樓總會感到害怕,自從它再度門窗緊閉,總莫名覺得里面藏著秘密,特別是里面竟然從未透出過一絲光,且近一周來空調運作聲從不曾斷過。
我和朋友說里面說不定藏著尸體,畢竟沒有人會在狹小的家里放置一個大型的臥式冰柜。
氣氛越來越怪了,總覺得會有什么發生,我決定抱持著謹慎的態度,細致觀察這間房子。
五月十五日,晴
早,樓道有一股腥味,有水灑過的痕跡。路過一樓,空調外機呼呼聲很大,無人聲。
晚,一樓門口一坨新鮮的狗屎,無人處理,空調外機發出沉悶的響聲,無人聲。
五月十六日,雨
早,一樓住戶無出入痕跡,狗屎混著人們從外面帶進來的泥水,變成一片灘涂,臭味熏人。
晚,空調還在工作,狗屎被好多人帶到了兩折樓梯,臭。
五月十七日,雨
早,狗屎滲入水泥地,一樓住戶像是久眠不起,空調沒有停止的跡象。
晚,遇見肥姨罵罵咧咧說這攤狗屎,可惜一樓住戶毫無動靜,空調還沒關。
五月十八日,半晴半雨
早,樓道臭氣熏天,狗屎的某些痕跡被附上脆弱的紙板,沒人理睬的狗屎變成屎水,一樓住戶仍無動靜。
晚,一樓住戶還是老樣子,但屎水被不知哪個好心人清理干凈了。
五月十九日,晴
早,一樓的空調外機快要爆炸,我試圖走近后窗窺探,但什么都沒有看到。觀音瓷器居然不見了!
晚,一樓住戶門口的地墊快要爆漿,紗窗的小網格都被塵土堵住,明明是新裝修的房子,想來更加詭異。空調外機的運作聲響徹云天。
回家去了。
好久沒記錄,因為一直等不到變化。
空調外機一直在無休止地工作,猶如我重復著一樣的生活。
大概是累了,我逐漸對空調外機失去了興趣。
終于有變化了!六月初的某一天,下班路過的時候發現空調外機不響了。隔天一早上班的時候發現一個神秘女人對著門鎖做開門的姿勢,但沒有看見持有鑰匙,她十分警惕地觀察著周圍,見我下樓,自顧地接起電話。我沒有理由逗留,但還是故意放慢了腳步,可惜上班快遲到了,我還是沒能得到答案。
警察說田小姐八成是在寫小說,接著翻開下一頁。
我看見一個男人打開了那扇鐵門,他身旁站著一個女子,不是之前那位神秘女人。路過的時候匆匆一瞥,里面的墻壁有發霉的痕跡,他們說著我聽不懂的話,神情緊張。我看到那個男人雙手撐在臥式冰柜上,作勢要打開,或者打開了。我還是沒能逗留,我本能的害怕驅趕著我,空調外機吭哧吭哧地工作著,那屋里面肯定有著秘密。當我下班回來的時候,門窗依舊緊閉,像是什么都沒有發生。
接下來的日子里,空調外機從不響起。跟朋友談起的時候,他們覺得我是懸疑小說看太多了,但當我帶他們來到一樓的時候,他們也都感覺到了一股說不清楚的、隱秘的恐懼。
警察合上了筆記本,按照規章程序辦了事,還安撫了肥姨。他們下到一樓的時候故意放緩了腳步,試圖看透水泥墻里的擺設。此時,空調外機沒響動,只有爆漿的地墊,布滿塵土的紗窗,看起來是很久沒有出入過的痕跡。
田小姐的案子處理起來不是很順利,自然死亡的結果不僅讓家人難以接受,還讓房東難以釋懷。隨之,出現了新的對一樓住戶的勘查者。
某天,樓里又來了幾個警察,他們輕車熟路地找到那片藍色鐵皮門,敲響了旁邊一樓住戶的門,可惜無人應答。他們又再一次叫來了鎖匠,鎖匠從容了許多,搗鼓了一下就打開了那塊鐵門。屋里霉菌飄散,昏暗無光,一張床、一個臥式大冰柜、一盞燈、一臺空調。開了燈,順著不同角度的光線細細觀察能發現墻上刻著歪歪扭扭的字:
風和日麗/和田和美
死/忘
美麗語言/靜默無聲
哈哈/呵呵
“這位是個詩人。”有人打哈哈地說著。
“三角區里的人都不太正常。”
“看一下冰柜,可能有尸體。”
他們圍站在臥式冰柜的兩邊,各自做好了思想與身體的準備工作,小心翼翼地打開了柜門,倒吸一口氣,但里面什么都沒有。
“我早說了樓上是瘋子。”怕看到又怕看不到的心情讓人十分惱火,有人顯得有些泄氣。
“再找找看。”他們搜尋了好一會,可惜一無所獲,本次行動成為了笑柄。
“真是這么簡單嗎?”有人急得抓耳撓腮。
“別人瘋你也瘋啊?”
關了白熾燈,關了鐵門,回到原樣。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三角區,但大家好像也不是特別關心。沒有人知道這里的住戶是誰,也聯系不到真正的屋主。總之,這間房子沒有十分有害的秘密,那它的存在對于他人就不重要。人們很快也遺忘了,那個門也再沒被開啟過,或者曾不為人知地開啟過,又如何呢?只是,后來總有人說那里會不定時出現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蟲子,但避不掉的就踩死,也沒有人愿意去追究,也無從追究。
某天,有人發現觀音不見了。后來,大家都遺忘了。
END.
故事無畏
切莫借以探究
我的過去、現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