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學里為什么還要努力?這么困難的從高考的獨木橋中走過來,不就是為了好好享受青春,享受自由的么?難道大學里面還要像高三那樣拼命?難道大學不是一個自由的地方么?
有的時候我也很納悶,為什么我在大學里面也會這么在乎成績,這么在乎績點,這么在乎一個個“優秀”的評語。假如我放松一陣子,和大多數同學一樣,保持一個正常的分數,不用這么拼命,不用這么忙,豈不是很快活?
可是每當想到這里,我都會自嘲地笑一下:沒資本快活啊。
事實上,當你成為大家口中所謂的“學霸”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不足越來越多,知識越來越少,甚至會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這,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高原反應“:當你的能力越來越大,你見到的知識會越來越多,也恰恰因為這個原因,你會發現自己掌握的特別特別少。
我有這樣一種奇怪的自負心:在嘗試之前,總是不愿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每當看見周圍牛人們炫目的光芒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沒有理由比他差。這種自負驅使著我拼命努力,去挑戰自己未曾涉足的領域,去經歷前所未見的世界,嘗試著超越那些牛人。
也會在網上看到這么一番話:比你優秀的人有很多,而且他們比你更努力,更懂得如何規劃人生。這是很”可怕“的一番話。我很難想象,假如大學這四年不努力都過,今后的生活中,該如何和別人競爭?不說清華北大,哪怕在本專業,甚至是本班,總會有比你強的人,你今后拿什么和他競爭?每次想到此處,不禁打了個冷戰。
大道理說了這么多,那么,大學這么努力,究竟是為了什么呢?是為了最后的成績好看?還是為了讓別人羨慕?亦或是為了今后能夠有和別人競爭的能力?
其實,恰如網上所說的那樣:
是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
是為了可以有自由選擇人生的機會。
是為了以后可以不向討厭的人低頭。
是為了能夠在自己喜歡的人出現的時候,不至于自卑得抬不起頭,而是充滿自信,理直氣壯地說出那句話:“我知道你很好,但是我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