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成長到三歲了。開始選擇幼兒園。自從有了孩子我一直秉承著多看書多聽取帶孩子的年輕群體和老年人的多方意見。綜合評估盡量避免我的孩子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然而越深入就越發覺現在這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群體可憐之人是如此之多。
首先。我并沒有把孩子扔給老人。從懷孕到生產應該說我是沒有什么期待的。我不喜歡麻煩也不喜歡任何有生命的東西。我一度認為我能把自己活好就已經很不易。唯一的一點跟別人不太相同的就是很多媽媽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愛意爆棚。而我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可以說是毫無感覺的。我只覺得這是我的一份責任。沒有人逼迫你。你選擇讓他來到這個世界。那么你首先要承擔與之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人在有指望的時候總是會希望被幫助的。當求而不得的時候人會易怒非常。我也曾經希望我的媽媽給予我幫助。我媽媽也確實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給予了我最大的幫助。但是索取者往往是貪婪的。直到我媽媽神經衰弱我徹底自己獨立帶孩子那時候孩子十七個月了。我們現代人總是說老人帶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很多人也對于給予自己幫助的人完全無感。反而會有很大摩擦。前十七個月我媽媽要求我必須陪伴在孩子身邊。每日出去玩我們都是同行。晚上睡覺孩子是要跟我一起睡覺的。所以到我完全獨自接手到孩子現在三歲多母子之間的信任感親密度建立的非常的牢靠。我問過很多人。有很多的人白天工作下班回家也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睡覺也不找父母就跟帶孩子的老人一起睡。也有很多帶孩子的老人覺得沾沾自喜感覺美滋滋。沒有真正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永遠也沒有辦法成長成一個成熟的父母角色。代入感就很違和。至今這件事我都很感謝我的媽媽。感謝她對我完全放手并且一直與我溝通教會我怎么成長為更稱職的母親。
然后繼續說幼兒園問題。很多人都給我推薦兩款幼兒園。而我選擇的幼兒園大家普遍都不看好。一部分家長推薦的A園。原因是真的能學到東西。也就是說贏在起跑線上。然后衣服臟了有人直接給洗干凈相對更人性化。我問那玩的時間呢?運動量呢?這個她們基本都是不關心的。另一部分家長推薦的B園。是公立的。首先價格實惠。然后很安全。絕對不會有任何的磕碰或者墜落事件。因為課外活動基本為零。然后吃的特別好。據說每日也有學習的內容回家需要家長幫助完成。最后我選擇了不被看好的幼兒園。很多家長都說你那個幼兒園就是課外設施很好課外課不錯。真正學到的東西很少不教什么東西。我一般也不會回嘴就聽著就好了。最后我會說沒辦法啊離家近送起來很方便。其實呢。我們之間關注的焦點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我希望在幼兒階段就是玩好最重要。而且誰說玩不是在學習了呢?陶藝課難道不是陶冶一個孩子的情操并且讓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更好的發展嘛?游泳課和體能課難道不是訓練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嘛?折紙課和簡單的烹飪課難道不是訓練孩子手指靈活度并且讓他以后更好的生存嘛?我從不覺得超前學習的孩子就會比后起之秀優秀。如果玩的好大腦的靈活度反而更加強大。在同等條件下學習就是事半功倍的。沒人喜歡事倍功半。但是每個人都在當前就選擇了吃力不討好的方式。前段時間幼兒園開設了森林班。我也有幸買了一本書顛覆了我的三觀。竟然有一種順應時代而生的新型心理疾病。叫做自然缺失癥。當時我是驚呆了的。這個疾病就是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孩子每天被各種的家長所選擇的最好的課余文化充斥全部時間。喪失了與自然緊密接觸的權利。從而得到了不可逆轉的傷害。起因也是孩子爸爸有一天突然跟我說。他要買一套教材。每天讓我兒子坐下椅子上聽他給他傳授英語知識。我當時內心是震驚的。我覺得這人莫不是瘋了吧。我就問孩子他爸。那么你準備授課多少時間呢。他說怎么的最少也要20-40分鐘。我當時非常明確的拒絕了他。并且告訴他如果你那么喜歡教。你可以在我們出去玩的時候把各種車型用英語告訴他。他喜歡車。在吃各種水果的時候在看見各種顏色的時候在路上看見哪怕一片樹葉一個垃圾桶都可以隨時隨地教他。不就是語言環境嘛?不就是語感嘛?誰也不奢求他必須記住只是培養興趣愛好而已。孩子他爸說以后他也需要應試教育你也是這么被教育過來的。我要求的方式他做不來。那么好。我說孩子是我帶大的他到底適合什么方式我心里最清楚如若你做不到那么你就什么都不用做。國家教育好不好我不評論。我就看七歲之前我就要讓他邊學邊玩。最后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結局就是我每日背一些單詞去撿起扔掉的英語。孩子是父母之父。他的成長也帶動了我的成長。并且一步步讓我變成更優秀的人。這一點我是感謝我的兒子的。如若沒有他我還是一個小孩子沒有長進。
我很討厭小朋友的。非常。但是現在我可以做到傾聽除了我兒子以外的小朋友的話語。也能看懂她們目光里的希冀。我經??梢砸姷胶⒆幼约和孀约旱母改缸约和孀约旱?。很多很多。每次幼兒園放學了我都陪孩子在那里玩。玩的很瘋很開心。每次孩子笑的也很開心。有的時候會看見無數小孩羨慕的眼光。然后她們不約而同去找自己的媽媽??墒撬齻兊膵寢層肋h都在低頭玩手機。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我一直覺得這樣的孩子很可憐。在你需要那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卻沒有辦法給你相應的理解和認同。她們只會覺得你很多事你很煩。因為隨時隨地教學原則。我經常拿一個玩具就跟孩子說這個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然后再用英語說一遍。我就覺得我身邊有好幾個孩子。羨慕的星星眼感覺自己兒子也自豪感爆棚。所以我經常是人氣很高的媽媽。
前幾天帶孩子去廣場玩。遠處走來一個媽媽帶著孩子看起來得四歲多了。一直罵罵咧咧在訓斥孩子。遠處能聽見有一個小朋友應該一歲多的樣子一直在哭。起因是這個男孩子拿著玩具下樓玩但是小朋友想要他不給。然后小朋友哭了他媽媽怒了。我最喜歡遇見事的時候去剖析當事人當時的心理動態。我當時就想這個母親一定嚴厲的要求過孩子讓他把玩具分享給對方??墒呛⒆記]有給面子直接拒絕了。然后對方哭了她就覺得在對方父母面前里子面子都沒了。然后就強行帶走了自己的孩子。并且止不住的憤怒。接著就把怒火向著孩子開炮。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常態。我經常見到。并且這個問題在我最初見到的時候就明確的告訴孩子他爸。我兒子的玩具所屬人是我兒子。那么他如果愿意跟人分享就分享如果他不愿意他有自己支配自己東西的權利。不需要你強行干涉。并且取得了他的認可。而在平常讀故事書的時候關于分享我也會跟孩子說這個話題。我說你有汽車別人有飛機。你們可以交換玩結果就是你玩到了飛機對方也玩到了汽車是1+1雙贏。如果你有汽車對方什么都沒有但是對方想玩你的汽車。如果你可以找點其他樂子并且愿意給他玩那么你可以給對方玩。只是需要記住借出去的玩具最后要收回來。因為它是你的東西。當然如果你不想給他玩那么我不會干涉你。因為那是你的東西。但是你要明確告訴對方你還要玩呢。明確的拒絕對方的請求。在公共場合公共的東西誰都不屬于的情況下。我說誰先拿到就歸誰玩直到這個人放下了你才可以玩不可以搶奪。所以我當時就想。這個哭泣的男孩真的很可憐。也許他的媽媽并沒有教會他分享的樂趣。而他卻淪為了這場鬧劇的犧牲者。因為就算最后玩具保住了??墒且膊粫芡纯?。那是一種很深的傷害。我一度覺得任何時候只要是發生了就有它存在的必然性。那么只有根找到了才能完美解決這種情況。而不論是何種情況。要以傷害和摧毀自己孩子為前提而去滿足大人的私心和面子都是自私自利并且不可取的。我記得那個男孩子和我兒子坐在相鄰的兩個秋千上。他媽媽還在旁邊跟別人敘述他的孩子所作所為是多么的混賬。然后我給我兒子講述風把云吹開了太陽出來了。風又把云吹來了太陽被遮住了。然后今天是多云天氣。那個孩子一直在聽我說話并且也會插話跟我們聊天。一片歲月靜好。
還會經常看見有的父母征求孩子意見。比如你想吃哪個蛋糕啊。你都想買什么水果啊。等孩子說完了她們又不同意橫加干涉。要么就是你怎么選擇這個啊這個不好吃那個更好吃啊之類的。我兒子的爸爸也經常如此干涉我兒子的選擇。每次我都直接沒聽見的狀態。然后反復再三的跟我兒子確認他到底要什么選擇哪一個。我喜歡一個人可以堅定不移的堅持自己所喜歡的。這是一種寶貴的品質。我也樂于培養孩子自己去選擇。相應的他要承擔他選擇的以及之后也許不好吃或者各種的后果。這么做具體好處我不想多言。其實我總覺得。能在小事上就干涉影響孩子選擇的父母在未來一定會干涉對方的婚姻。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一種永不退場的角色。讓孩子和孩子的配偶都身心俱疲。
生活中不少見父母舉著愛孩子的大旗。做著實際傷害孩子心靈的事。有的時候大多數人真的以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就民心所向了。其實在不影響原則的前提下所有孩子的要求都應該盡可能的被滿足。孩子的內心世界當父母的應該去共情去解讀。當你明白了為什么你也就可以理解孩子的不正常舉動了。只有真的去理解去接受去真的愛的父母才是真真正正的愛。所有的包辦所有的阻礙孩子成長所有的不給予滿足感幸福感其實都是父母的自私。父母害怕孩子長大并且阻礙孩子長大。父母的變態反應。因為父母也許成長過程中的或多或少原生家庭的傷害就想要傷害下一代復刻下一代。當然大多數父母初心都是好的。只不過她們根本不懂的什么是孩子所需求的愛。不懂得也沒有辦法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滿足感。所以說現在的孩子經常是父母花了大把金錢從小就外教課。舞蹈課。繪畫課。音樂課。早教課等等堆積出來的。孩子內心真正想要的父母覺得無用不予理會??傆幸惶?。這些孩子的各種問題都會顯現出來。根本達不到父母的預期收益。到時候痛苦是雙方性的。所以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大房子住著豪車坐著零食吃著電視看著。反正就是不論對錯這些生活習慣是很少父母關注的點。然后她們擁有越來越貧瘠的生活。就好像植物需要陽光光合作用一樣。當你的成長缺少了雨露陽光。那么你必然不會成長成參天大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