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約束自我,自我管理
自律,近期非常熱的詞,在勵志類文章更是霸屏的存在。諸多文章都提到自律的人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好處,自律的人是如何的優秀,自律更是成功人士的標配等等。然而當我們看了那么多關于自律的文章,反問自己到底有沒有學會自律,人生到底有沒有因為自律而改變呢?
1.換個角度看”自律“
每一個人關于自律的看法及做法都不一樣,有人的自律是每天堅持跑五公里,使得身體健康。有人的自律是每天堅持閱讀一小時,豐富了知識。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自律“都離不開堅持,只有持之以恒的去做才能稱得上自律。
很多朋友都看過許多關于自律的文章,然而并沒有什么效果,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于自律的認識不夠清楚,不夠深度。首先我們應該要思考自律到底是一種結果還是它只是一個過程,一種方法?思考自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能夠影響我們人生的軌跡。在我看來,自律是一個過程,一個達到你目標的過程,最終的結果直接由你的過程來導向,在達到你目的的過程中你對自我的管理越嚴格,也就是更加自律,你達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會越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律的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別人嚴格要求自己,每天五點起床,閱讀,寫作,工作,跑步,健身......那些是別人的自律,作為一名普通人其實根本不需要做太多關注,無需跟風盲從,因人而異,自律不是一個公式,它不能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然后取得和別人一樣的效果。在這里我們只需要換個角度來看自律,把它看得簡單一點,對他的理解就越簡單,等做起來就更簡單了。
我們先來打破那些高大上的自律:
每天準時七點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出門算不算自律?如果是一位中小學生呢?
每天花八個小時刷微博,刷朋友圈,點點贊,投投票算不算自律?如果是一名微商自由者呢?
每天堅持凌晨五點鐘睡覺,下午三四點起床,天天熬夜算不算自律?如果是一個宵夜攤創業者呢?
換個角度來看”自律“,并不是那些高大上的才叫自律,別把自律看得太高,那樣作為普通的我們容易產生為難心理。只要對于自我有清晰的認知并且能夠通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來達到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自律。
2.如何建立“自律”
對于自律前段有了一定的解釋,我們怎么樣才能建立起自律的人生呢?我們可以將”自律“這個高大上的名稱換成一個通俗點的詞:”習慣“。把自律換成習慣,那么很多問題就簡單明了了,根本不需要刻意去研究如何把自己培養成一個高度自律的人。說白點就是習慣的培養(關于習慣的培養又可以展開另外的篇幅來說明,本質其實是類似的,只是說法表現不一樣而已,無關緊要)
在這里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快速并且有效的建立”自律“(前提是要行動,空想無效):類似金字塔原理的思考模式。以目標為導向自上往下的展開思考,一層一層往下剝,剝到剝不開為止。當你嚴格執行你所剝出來的方法時,自律自然而成。目標是你想要的,或者你想要達到的,自律就是你達成目的過程的體現,當然你的目標最好是在能力范圍內或者接近能力范圍內的,這樣習慣才容易養成,目標也相對容易達成。
打個比方:目標:減肥(要具體到體重XX公斤,期限合理)
先進行思考我是如何從一個翩翩少年長成肥頭大耳的大叔的(結合自己的實際),吃喝拉撒睡,各種各樣能想到的先記下來。然后思考如何才能減肥呢?無非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如何管住嘴?如何邁開腿?以此類推往下拆解。這里提示,一定要用筆紙記下來,這樣才會對這件事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記錄的過程是以金字塔式的方法自上而下寫,寫得越多越好,這樣你對問題的剖析就越清晰,對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就越有幫助:
如下圖,簡約版:(字丑諒解)
如果你能嚴格按照你拆解出來的過程去執行,那么有一天你朋友就會問你:”哎呀,瘦這么多,怎么減肥的?“你可以驕傲的對別人說:”其實也沒什么啦,自律唄“。同樣你也可以嘗試用這套方法去套用任何你想要達成的目標,例如寫作,存錢....幾乎都適用。
不用過分關注自律,也不用理會如何培養自律,只需要你能設定目標,然后通過自我約束去達到自己的目標,自熱而然的就是自律了。
3.回頭再看“自律”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律,是不是很簡單呢?
最后在這里就不再去談論自律的人生如何如何,自律讓你如何如何的雞湯了,不管自律也好,習慣也罷,其實最本質的東西還是堅持,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的目標都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達成的,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堅持,修正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走,最終得到自己心中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