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巧你也愛手作
那就戳手藝網(wǎng)
手藝君帶你玩手工
(文章轉(zhuǎn)載自匠心之城)
很多人生命的特別一刻,
都是從瞥見那幅苗繡開始,
你也不會例外
···
無字天書
從五歲到七十五歲,
刺繡,
是每個苗族女人
一生的使命。
這個沒有文字的民族,
更擅長用心去表達。
用苗繡這部“無字天書”
記載苗族人千年的歷史。
從苗人共同的祖先——
“蝴蝶媽媽”,
再到山脈紋、
波浪紋、
龍紋、
苗族人用一針一線,
再現(xiàn)他們跋涉遷徙的浩浩湯湯。
427天,
你可以做什么?
80天亦可環(huán)游世界,
而苗家人卻選擇用它來縫制一套衣服。
倔強得近乎愚蠢,
樸實得近乎木訥。
心無雜念,
閉目誦歌。
她們是普通人,
卻虔誠得如同宗教儀式上的祭司。
既關(guān)乎宗教,
也關(guān)乎愛情。
“繡得好,嫁得好”
不要車馬,不要田宅。
只看衣物上的刺繡。
在苗寨,
情人繡的花帶,
勝過任何華麗的誓言。
全套的苗繡從織布開始。
織布機嚯嚯,
如古老的回聲,
載著苗鄉(xiāng)人對質(zhì)樸的堅守。
染布。
一染為藍,再染為靛。
把草木的生命融入布料,
就把自然穿在了身上。
藍草要發(fā)酵近一個月,
才能沉淀出藍色汁液。
正如歷史悠遠的苗寨人。
越久,越厚重。
草木灰是山寨人善用的智慧。
染液中加入適量草木灰,
可以防止掉色脫靛。
“梅樹”皮、“黃花”根的加入,
則能夠得到紅黃色的染料。
紅配藍,或黃配藍。
她們極為大膽的配色,
讓最頂尖的設(shè)計師都嘆為觀止。
制靛、提染、漂染,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拿捏好比例,
她們選擇用手去感受。
用手去感知每一種染料,
在浸泡與揉搓中慢慢體會。
這是一場心靈到指尖的修行,
幾十年如一日。
直至所有顏色,
嵌入雙手的每一寸肌理。
貼圖。
借物隨心,
不模仿,不造作。
沒有繡譜,
見山繡山,見水繡水。
是苗鄉(xiāng)人“道法自然”的樸素哲學(xué)。
剖線。
“一線剖出十二絲,
絲絲刺繡稱繡片,
繡片連綴作繡衣。”
陣陣古歌中,
苗家人飛針走線。
飛、鳥、蟲、魚,
皆化作歷史的片段。
2011年,
神秘的苗繡走出大山,
與國際奢侈品牌愛馬仕,
來了一場“艷遇”。
同年12月份的《嘉人》雜志,
許晴身穿“百鳥衣”。
高級時裝品牌與苗族盛裝的搭配,
竟如此和諧而富有張力。
2013年,
苗繡走上了巴黎秀場的舞臺,
被稱為“藏在深山里的高定”。
很苗很時尚。
苗繡,這個苗家人自己的“奢侈品”,
從圖騰中走來,
從嫁衣中走來,
從神秘中走來。
世上從來不缺
一張刺繡,
一條絲巾。
缺的是一種極致的態(tài)度,
一種對歷史的傳承。
微信:手藝網(wǎng)(craft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