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反人性#
堅持早起第4天,清晨聽到鈴聲我還是有些不想起,不過一想到如果又不起豈不是成了“常立志,不長志”的人了嗎?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對一件小事的持續把控能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心,自信心增強了做事會更有目標感,也更容易達成某事,就像我們說的,好事帶來好事,持續的堅持正確的事最終一定會獲得時間的復利。我一定要通過早起來獲得最低程度的信心,我需要早起來改變自己給自己一個證明。那些渾渾噩噩的日子再也不要來,那樣的人生不值得過。
#復盤與目標規劃#
想到這我趕緊開燈起床,突然降溫的仲秋有些微冷,打開窗讓冷空氣吹進來,頭腦瞬間清醒,趕緊先拿出記事本手帳對昨天進行復盤對今天進行規劃。20分鐘復盤規劃完,覺得自己愛拖延的毛病還是沒有改。雖然適度的拖延可以讓大腦更靈活更有創造性,可是我每天都拖到12點睡覺,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健康,順帶也影響了家人的作息和健康,這真的得不償失,并且導致第二天早起更困難,學習效率更低。本來精力最旺盛的上午學習時間變成了懶洋洋的無效的重復時間,久而久之將要形成惡性循環。對這種惡習必須斬立決!同時我看到對孩子的陪伴太少,連半個小時都不到,來回接送的路上我在聽“得到”,他跟我講的窗外和自己的故事我都是敷衍應對,晚上回家我讀書寫字他在旁邊亂翻書,我不睡他也跟著不睡,以前還講睡前故事,每天讀一本小的英文書,現在都因為我每天白天的任務沒有完成而擱淺了,在他智力身心發展最需要汲取營養和陪伴的時候我沒有做好,這個我真應該懺悔。
雖然在學習時間管理了,不過對自己的管理仍然是三分鐘熱度。
#優秀的人都有早起好習慣#
持續堅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是成功人士的不二法門。成功人士幾乎都有早起的習慣。不說奧巴馬夫人每天4點左右起床開始新的一天,就是我身邊的人也有極好的例子,最最勵志的自然是張萌萌姐,我今年買了她喜馬拉雅的課程加入了早起社群,可是半年過去了,依然沒能養成早起的習慣,看到異類部落里每天為理想而拼搏的人,我知道自己光慚愧是不夠的。
#過有目標感的人生#
改變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好的最快的方法就是閱讀加與人為師。閱讀改變思維和認知,向身邊的人學習又能及時得到正面的反饋和幫助,而且有目標感并持之以恒努力的人更容易成功,不光成功他們的壽命也更長,睡眠更好,中風和抑郁的風險更低,這是美國《新科學家》雜志上最新的一篇報道,都是有科學根據的。
#改變始于認知更新#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除了可用物質衡量的金錢財富外,最好的衡量標準是認知,有效的高能認知能最大限度幫助人擺脫眼前的困境,至少會讓人心里有盞明燈。比如最近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學會學習》、《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躍遷》、《刻意練習》都是這樣的方法論知識的書,對快速增強學習更新認識有很好的幫助,而像《未來簡史》、《絲綢之路》、《哈佛中國史》、《光榮與夢想》等可以從更深層次認清自我、辨明人類歷史真相、更新底層邏輯和深層認知的書更要讀一讀。對現在需要重新認識自我的來說這些書都非常有不要。
#多米諾骨牌推到了第一張#
回顧走過的這些年,好像認知的飛躍就在這幾天這幾個月,一切的變化都始于今年,始于參加樊登讀書會,始于加入讀書會的99天寫作,始于加入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冊》,甚至始于認識了幾個超有能量的愛學習的朋友,還始魚聽舒明月老師的寫作課,始于久世一老師講小說的創造與結構,始于加入有書共讀,始于開始讀時間管理和思維轉變的書,始于認真去做一次讀書筆記,始于英語的重新拾起,始于古漢語的學習,一個改變接著一個改變,一個學習結果引起了另一個學習的開始,萬縷千絲,嚴絲合縫,就像多米諾骨牌第一天輕輕推到了,后面的也應聲而倒,根據蝴蝶效應,也許整個宇宙都會因此而改觀。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你要每天前進0.01步,而不是倒退0.001,1.01和0.99的365次方相差的不僅是37倍,更是所有時間和付出的不可撤回與更改。
#生而為贏#
美國的《金錢》雜志有有一句話特別值得分享“生而為贏,而不是“別輸””。贏和輸的區別就在于那一點點認知、意志和行動力的差別上。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我,渴望做一顆流星,渴望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每天一小步實現人生夢想,這不是一顆流星,在未來的日子它將是我的日升月落潮起潮平,它將內化成為我的一部分。離2018只剩95天了,加油。
窗外,陽光正照射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