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煽動翅膀,會悄然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風暴;
一次未被正確化解的情緒,會逐漸引發破壞整個人生的洪荒之力。
說到情緒,不管是身處職場,置身家庭,抑或與他人相處,還是深夜獨坐窗前,我們每個人何時何地都脫不了干系:賣命工作,卻得不到上司的賞識;婚姻七年,生活平淡的讓人抓狂;找不到自我價值感,逐漸低沉抑郁;……想必大家都曾碰到過諸如此類各種不愉快,那么,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你會化解并管理它嗎?
加大拿渥太華大學的漢貝爾博士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聚集了一組情緒控制力較強與一組情緒控制力較弱的受測者,并請他們在日記本上寫下生活中的各種不愉快,然后加以統計。結果發現,情緒控制力較強的受測者約有40%會主動尋求改善情緒的方式,但另一組受測者僅約有10%會設法改善自己的低落情緒。
可見,在我們身邊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會管理和改善自己的情緒。此前,我也經常陷入情緒的漩渦難以自拔,可以說是一個“情緒管理恐慌者”,一直渴望能得到一個能夠讓自己有效管理情緒的良方。
由后浪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女作家有川真由美的新書——《整理情緒的力量》,就在這個時刻出現在我的面前。作者用通俗易懂、活潑率真的語言,清晰地回答了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甚至讓我碰過壁的種種情緒問題。
█《整理情緒的力量》是怎樣一本書
在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實面前,很多人面臨著情緒管理的難題,如何讓自身在職場中應對自如?怎樣讓自己生活的更加稱心愉悅……諸如此類的問題,嚴峻地叩問著很多人的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從書本或者課程中找到掌控自己情緒的秘籍,《整理情緒的力量》便從市面上一些深奧、專業的解讀情緒的書籍中脫穎而出。
從理解層面,《整理情緒的力量》這本書非常通俗易懂、接地氣。作者從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活場景著手,例數了憤怒、焦躁、孤獨、疲憊、怨恨、嫉妒、自卑等各種消極情緒的發生、發展,并像朋友一樣勸慰你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并且進一步整理和化解它。
從功能層面,《整理情緒的力量》這本書不顯山露水的高明手腕,教會你如何在消極情緒未出現的時候,就辨識出來,并且用簡單實用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擺脫他們的影響。如果把情緒比作馬車,作者就在教會你如何握住韁繩,做一個手腕高明的騎手,與情緒和諧共處,盡情享受愉悅的人生之旅。
總之,《整理情緒的力量》在用我們能欣然接受的方式,幫助我們協調情緒與現實之間的關系。那么,書中到底講了什么內容呢?
█《整理情緒的力量》的廬山真面目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的性格、學識、能力、習慣、愛好、追求等等都能促使情緒的好壞和優劣,讓自己和他人感受并意識到情緒所帶來的效果,而這些情緒也有激動、喜悅、緊張、焦慮、怨恨、痛苦、悲觀等數十種表現,它們有的給人帶來力量,有的讓人頹廢;有的助人成才,有的讓人沉默,那么如何去辨別和管理這些情緒?
《整理情緒的力量》共有六個章節,其中有五個章節的篇幅分別講述幾種情緒的認知,讓我感到欣喜的是,每個情緒作者都給出了相應的整理技巧。在此,我想拋開作者的章節,按照作者介紹每種情緒的邏輯順序,來介紹這本書。
1.情緒的自我認知
一個人所具備的、能夠監控自己的情緒以及對經常變化的情緒狀態的直覺,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領悟力的基礎。如果一個人不具有這種對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或者說不認識自己的真實的情緒感受的話,就容易聽憑自己的情緒任意擺布,以至于做出許多甚遺憾的事情來。
在每個章節,作者首先讓大家做到對情緒的認知,比如,產生的緣由,情緒的不良影響等。在第一章《不生氣的理由》中,本書通過描述生氣時所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比如會損失時間成本、體能成本,并且會讓人失去判斷力,與他人溝通不暢等等告訴讀者,人們在生氣和憤怒的時候感受幸福的能力就會減弱。有很多人在幾乎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作者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斷思考新事物,內心充滿了喜悅、快樂好奇心和幸福感,便沒有任何空間讓憤怒和煩躁入侵。
在后面依次介紹的煩躁、悲傷、孤獨、拖延、后悔、不安、怨恨等各種情緒的時候,也逐一列舉了這些情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來提醒讀者對他們的重視度。
2.情緒的自我調控
情緒的調控能力是建立在對情緒狀態的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的,是指一個人如何有效地擺脫消極情緒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當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低下時,就會使自己總是處于痛苦的情緒旋渦中;反之,則可以從情感的挫折或失敗中迅速調整、控制并且擺脫而重整旗鼓。
因此,在介紹過情緒認知以后,作者開始用足夠多的篇幅,教會大家如何進行情緒的自我調控。如,在第三章《不煩躁的理由》中,作者告訴讀者,如何用幽默和微笑擊退煩躁、如何找到煩躁的原因、如何做到不拘泥于小事、如何為不必要的信息所困擾等多種調控方式。
3.情緒的整理方法
愁腸百結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消極情緒若不適時疏導,輕則敗壞情致,重則使人走向崩潰;而積極的情緒則會激發人們工作的熱情和潛力。只有了解了情緒,才能管理并控制情緒,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因此,本書在每章節介紹過情緒的認知、自我調控之后,作者都奉獻出一些自己總結的情緒整理技巧。
如第四章《不被孤獨和悲傷擊垮的理由》中,作者提供了六種正確整理悲傷的方法,讓大家逐漸恢復生活的張力。
4.整理情緒的法則
作者在《整理情緒的12個關鍵點》這一章,中主要講述第一章所提到的情緒“更新法”的12個具體法則,主要從行動、語言、思考方式等三種引起情緒的原因,教會大家認知和接納自己的情緒,并給予了相應的化解方法。
在行動引起的情緒變化中,要盡量做一些讓自己高興的事情,并多為自己創造一些可以轉換心情的環境,做到“化怒火為笑容”;語言引起的情緒變化,要多對對方使用積極的話語,施一個接觸怒火和煩躁情緒的魔咒;轉變思考方式時,要努力把解決的問題和情緒分開整理,記得關注尋常、普通的幸福。
在這些改變情緒的關鍵點中,有一點我認為尤為重要,即我們要有改變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只要有了堅定不移的信念,情緒的轉變也會變的稀松平常。
總之,情緒的蔓延速度比理性思考的速度快很多,作者提供的這些整理情緒的技巧,足以讓我們把不良情緒扼殺在搖籃里,不再更大范圍內影響我們的人生。
█《整理情緒的力量》這本書尤其適合哪些人讀?
如同本文開頭所述,情緒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因此這本書可以作為所有人的枕邊書,為你的人生指點迷津。尤其適合以下三種人士閱讀,相信閱讀之后會給迷茫的你更好的答案。
1.與戀人、父母等有隔閡的人
戀人和父母,可以算的上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與他們產生隔閡,難免是自己最痛苦的人生經歷,作者站在中立的角度,強調信賴關系的重要性,通過改變自己,逐漸緩和彼此之間的關系,從而變融洽。
2.長時間沉浸在消極感中的人
張愛玲曾說過:“笑,全世界便與你笑,哭,你便獨自哭。”消極的情緒一旦襲來,便很難驅走,只能獨自一人承受。《整理情緒的力量》一書,用相當大的篇幅對不安、后悔、自我厭惡、嫉妒等情緒進行闡述,并用簡易可行的整理方法鼓勵讀者走出消極情緒的陰影。這也是我非常受益的地方。
3.工作上遇到瓶頸期的人
進入職場5-7年左右,很多人會進入瓶頸期,找不到上升的出口,心情萎靡不振,停滯不前,對此我也深有感觸。人生就像心電圖,就要有起有伏,在瓶頸期,我們不如像書中所說,重置心情,尋找自己的興趣點,就是真本書教會我在索然無味的工作之余,重新點燃文學之夢,以往的無價值感一掃而光。
總之,《整理情緒的力量》傳遞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來控制我們。只有牢牢把握住了情緒馬車的韁繩,我們才會在追逐理想的現實中變得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