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閑下來終于有時間整理一下思緒了。天知道這幾天我經歷了什么。
記得當時剛下飛機就被各種帶中文翻譯的廣告牌轟炸,如果不是因為聽到濃濃鄉土氣息的泰語廣播,我可能以為自己還在國內的。
出了機場拖著行李找司機,第一句話就問 Can you speak English? 司機似懂非懂 然后蹦出幾句泰式英語,比如 teacher,他會說 “踢徹”,需要破解一下才能明白。司機戴著一頂牛仔帽,后尾箱還放了把吉他,他說他是一個樂隊成員,有空的時候會去玩音樂,可以說是一個有追求的司機了。一路上聊了很多,就靠他那不成句子就蹦單詞的英語,我感覺自己都不好意思說整句了,多說一個單詞都是多余的,You go? Everyday traffic jam? Here Bangkok? 這些單詞就足夠了,用不上語法詞。他說他住在機場附近,為了賺錢沒日沒夜地拉客,他的英語都是跟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乘客學的,也僅限于機場交通方面。司機是我在這里接觸的第一個泰國人,很nice友好。無意中瞥見了他貼在車窗上的佛像,泰國果然是信佛的國度。
來到這里我覺得最好玩的還是語言,可能是職業病吧。來之前一句泰語也不會說,然后發現這里的英語普及也不是很高,很多人甚至一句英語也不會說。即使會說也帶著濃濃的泰味讓人費解。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雞同鴨講。就是,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欲言又止,一臉蒙逼,然后只能試探著用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比如說 this, yes, Ok, water, money, taxi...無法交流只能用肢體語言點頭搖頭擺手指指點點。終于體會到IBT級別學生的心酸,也體會到作為一個外國人語言不通的無奈了。
深深感到作為外國人掌握生存英語是多么重要,最起碼出行,點菜,購物的場景要會說基本的單詞。我覺得好玩的地方在于,你會很想去聽懂別人在說什么。沉浸在一個目的語的語言環境中應該是習得語言的最好方法了吧。在生活情境中,你會去聽,模仿,運用。生存必備的東西就會很有動力去學。然后當我說第一句泰語時我快被自己笑死了。發音實在是太好玩了。而且我發現泰語有些單詞和粵語竟然有幾分相似。其實英語學到一定程度是無法體會零基礎的白紙狀態的。這次也算當了一回零基礎學生了。現在就盼著會說英語的泰國人教我一兩句泰語。其實當別人聽懂你的話,慢慢地能夠和他們交流,也是成就感滿滿的。
以下是我目前掌握的單詞:我發明的諧音記憶法 哈哈
我~can? 慘
是~cai 菜
不是~mai cai 買菜
有~mi 米
沒有~ mai mi 買米
快點~liao liao 撩撩
貴~pen 便(宜)
。。。
原諒我笑點低,說這些單詞再加上泰語聲調我已經笑瘋了。
然后我也發現了泰國人說英語有口音的原因。母語影響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師。記得在網上看過一個泰國老師教英語的視頻,口音嚴重,發音全是錯的。真實情況確實如此,而且他們的英語是菲律賓人教的,雖然口音稍微好一點。所以這泰式英語也算是代代相傳了吧。這里真的很少聽到口音好聽的英語。Anyway, 可能也只有中國人這么 care 口音這玩意了吧。
除了語言,還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當地人。房東和我簽合同的時候,合同上全是泰文,她在我旁邊也是不停地用泰文給我解釋,完全沒理會我聽不懂。為了表示禮貌,她一邊說我一邊 嗯 嗯 點頭,好像自己能聽懂一樣。我都聽不懂為啥我要點頭啊。想想挺搞笑的。她是個退休的老師,英語只會一點,我們勉強能交流,也僅限于小學一年級的詞匯量。她載我回來的路上教了我好幾個泰語單詞,還給我帶了很多東西,臨走前還擁抱了我一下。泰國人真的很單純善良,他們永遠都是慢悠悠很溫和的表情,也很有禮貌,見面就點頭微笑,雙手合十說薩瓦迪卡,待人真誠。這種來自陌生人的善意還是挺讓人感動的。
然后關于這里的消費水平,我覺得并沒有比國內低很多啊,就是一瓶水國內是2塊,這里是1.5的區別。可能身上帶著面值1000或500的鈔票會讓你感覺很有錢吧。發現有的店如711竟然可以用支付寶,匯率感人。想念出門不用帶現金的祖國。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寫,先到這里 下回繼續。
記得有個老師說過,去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和當地人交流,了解當地的文化,不然去哪里都一樣。This is just the beginning. can't wait to expl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