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紅高粱,并沒有出生在莫言書中的高密鄉,而是被播種在川黔交通的咽喉要道,美酒之鄉,茅臺鎮,沐浴著茅臺鎮帶著酒香的陽光雨露。這樣的出生注定了他生來就是一粒不凡的紅高粱,不是作為一種普通的雜糧而被種植,他有著更大的使命。
在茅臺這塊土地上,釀酒文化流傳了上千年,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讓茅臺被歷史選中,承載了中國酒文化傳播中的大部分責任。生在在這樣得天獨厚條件中的紅高粱,呼吸的是沒有污染的新鮮空氣,吸收的是肥沃土壤中的豐富營養和礦物質,使得他長勢良好,枝葉翠綠,富有生命的力量。他吸收天地間的精華,能量,轉換成飽滿的果實,皮厚,粒小,經得起釀酒中的反復蒸煮。
這株高粱被收割后,與同生在于此的高粱一起,被脫粒,晾曬,成了最好最天然的釀酒材料。重陽節前后,高粱粉碎百分之十七至二十后被賦予了另一種名字:“沙”,加入95℃的熱水,充分發潤后,加入酒曲拌勻,潑水后堆積潤料18小時以上。
之后就可以上甄蒸糧了,采用見汽撒聊,圓汽后蒸兩個小時,蒸熟百分之七十,就可以出甄攤涼了。潑上原料百分之十的熱水,經攤涼,散冷,并補充因蒸發而散發的水分,降溫后加入去年的尾酒,拌勻堆積發酵。四五天后入窖發酵,一個月左右發酵成熟,分次取出與粉碎發潤后的高粱粉拌和,裝甄蒸熟,攤涼翻拌,入窖發酵,循環七次。
高粱經過一年的周期,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最終完成釀造過程。完成了生命的一次升華,從普通的糧食變成了甘冽的美酒。然而使命并沒有結束,剛釀造出來的酒酒味辛辣,刺激性較強,不太適宜飲用,得獎每次所取之酒,分開儲存,進行長達三年的窖藏,使酒味醇和,綿柔。
窖藏三年后的酒,取出后醇香撲鼻,經過酒師的精心勾兌,再窖藏一年,經檢測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長達五年,如同經歷一次漫長的洗禮,一杯醬香型白酒才算走完他的一生,呈現在飲者面前。
你看到的是一杯簡單普通的酒,然而這杯酒,卻是經過漫長的歲月,繁瑣的工藝,天人的完美結合才來到你面前,你喝下的不是一杯酒,而是一杯酒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閱讀原文:http://pinchuangzhe.blog.163.com/blog/static/26395801820161166632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