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來訪者很特別。
高一跟她表白,被委婉拒絕,然后默默喜歡了人家三年。期間,我們有過三次長談。
第一次,高二那年情人節,我聯系了所有認識她的同學,終于打聽到她家的住址,帶著巧克力奔赴到她家樓下,想給她一個surprise。現在還能想象出自己撥打她電話,心跳頻率逐漸加快的場景。只記得那晚的夜色特別美,最后她勸我放棄。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次是她過生日,終于等到晚自習下課,整整一節課,都能聽到胸膛里那顆不安分的心“咚咚咚”的跳動,腦海中模擬著和她見面對話的場景。拿著精心挑選的泰迪熊,走到她的教室門口,對話的場面溫暖的扎心。只記得在一起回宿舍的路上,感覺路太短,走的太快。到現在,她的生日還是能夠脫口而出,可能已經習慣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次是高考結束后,我們第一次這么放松的聊天,憧憬著未來,互相祝福著,單純的像個孩子。我還記得給她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大學交到男朋友之后,記得告訴我,好奇你究竟喜歡什么類型的男生,現在看來好傻,好天真!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是第四次,我提前一個小時到,趕緊補課,了解公務員考試。
她現在在鄭大,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目前大三,面臨的問題是考公務員,還是考研?
“你對公務員了解多少?”
“還好吧,不是很多。”
“過去兩年你課余時間都在忙些什么?”(感覺跳躍性有點大,問的有點突然)
“大一學生會和班級里面會有點忙,大二基本沒啥事,上完課就回宿舍了,逛淘寶,追劇等等。”
“未來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有沒有想過?”
“不是很清晰,我父母都是公務員,但是我爸爸比較忙,我媽媽的工作就是朝九晚五,上班時間看看報紙,還可以回家給我們做飯。”
聽到她父母都是公務員,很多的疑惑和顧慮頃刻間煙消云散。
“父母的朋友都是公務員,他們的孩子也都在考公務員,父母也想讓我考,最好離家近一點,因為我弟弟離家遠,”她打開了話匣子。
“我特別容易受環境的影響”來訪者的這句話重復了第五遍。
“我能說出你現在糾結的原因嗎?原因是本該在大一、大二去嘗試、去探索,去發現興趣、去培養能力、去利用鄭大的平臺和資源提升的時候,你沒有利用好,導致你現在需要做決策的時候,捉襟見肘,”我忍不住毒舌。
人在受到否定的時候,不自覺會開啟自己的防御機制,她開始有一點分心。
“我們來做一個價值觀測試吧!這套工具可以清晰的展現出你最在意的東西是什么,有助于你做出選擇,”我試著重新吸引她的注意力,讓談話回歸正軌。
在價值觀卡片的篩選過程中,她的表現出奇的果斷,很快做出了選擇,最后留下了‘家人認同,人際和諧,獨立自主’三張卡片。
“能解釋一下留下這三張卡片的原因嗎?”
“我不喜歡與人產生沖突,即使對方做的我不認同,有時甚至會自己偷偷的哭,也不會去和別人發生沖突,”她先解釋了第一張。
“我應該會留在河南省以內,因為父母覺得弟弟是男孩子,出去闖就好了,女孩子留在家里,離家越近越好,他們的認同,蠻重要的。”
“獨立自主是我現在沒有的,但是很想在未來達到這樣一種狀態。”
“你對現在的生活狀態滿意嗎?”
“我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巔峰,包括以后,因為接下來要工作,結婚,生孩子......”她很認真的說。
這句話是今天我聽到最震撼的話,原因有兩點:一是從私人的角度,我發現眼前這位我默默喜歡三年的女生,我一點都不了解;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權威的影響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這句話落地,我覺得她心里已經有答案了。我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朋友,支持、聆聽就好了。用羅胖的詞叫“照亮”,僅僅做她生命中一個“照亮者”,相信她,支持她的選擇,就足夠了。
今天的咨詢我感受頗深:
1.這種深層次的溝通,會讓一個人真實的展露出來,你會看到她原本的樣子,而不是你想象的。最大的益處,會增進你們之間的了解,讓以后的相處變得更加有溫度。
前幾天跟孟老師又聊到了婚姻,老師說看到了太多失敗的婚姻之后,已經對其失去信心。
“那怎樣做才能減少這種婚姻失敗的概率?”我好奇的問老師。
“婚前同居,先試著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看看彼此生活習慣是否可以磨合。
我極其贊同。細節是魔鬼,通過婚前同居這種形式,認識了解真實的對方。
很多時候,你以為很了解對方,其實不然,對方給你的只是他想讓你看到的一面,另一面呢?只好自己去探索,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2.堅定了我會一直做咨詢的信心。因為通過這個過程,我看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聽到了一些藏在心底的故事,當試著去施加影響的時候,也覺察到自己的無力,然后瘋狂的去學習,享受知識與實踐結合的美妙。
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我堅信,所以我會一直做下去。
3.從小有一個夢想,想出一本自己寫的書,先從積累案例開始吧!
4.感謝在生命中最好的時光里,遇見你,這段回憶會深藏在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