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李之儀(104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今屬山東省)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的夫人是位大家閨秀,名叫胡淑修。胡夫人不僅賢淑,還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和理工知識,放到現代來看,絕對是一位“文理兼修”的高材生。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北宋的宮廷斗爭。
歷史書上講過,北宋最著名的一次變法——王安石變法,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的。但因為朝廷老臣:司馬光、歐陽修和蘇軾等人的反對,再加上王安石過于激進,變法最終失敗了。但這個過程卻導致了朝廷長達50年的新黨、舊黨之爭。
李之儀不幸被卷入了這樣的風口浪尖之中。后來又被奸臣蔡京陷害,判了死刑。
胡夫人聽說丈夫下獄,立刻動身前往京都,動用所有的人脈關系試圖救他。
后來,胡夫人終于得知:有一個官員家里藏有前朝老臣的遺稿,可以證明李之儀無罪;但是那位官員害怕蔡京的權勢,不愿意把遺稿拿出來。
合法的途徑行不通,那就走不合法的途徑。
據說,胡夫人找了一位身手不凡的女俠,半夜翻墻入室,從官員的宅邸里盜得了遺稿;然后她挺身而出,上告朝廷,為丈夫伸冤。
此事震驚了朝野,甚至驚動了太后。
于是,李之儀得以免罪。
胡夫人還特別敬仰大文豪蘇軾。
有一次,蘇軾登門拜訪李之儀,胡夫人在屏風后面偷偷觀察。蘇軾走后,胡夫人對丈夫說:“我以為蘇東坡就是一個空談之士,現在發現我誤解了。他絕對是一代豪杰!”
然后勸他多跟蘇軾來往。
但這并不是在巴結對方。因為,蘇軾在當時一直受到排擠。他性格直爽,在官場上是非常不利的。公元1094年, 宋哲宗皇帝親政,一個月之內貶了蘇軾三次。
其他人都避之不及的時候,胡夫人卻親手為蘇軾縫制錦衣,說:“我一個女人,能有幸結交這樣的人,還有什么遺憾!”
這時候,有人因為受蘇軾牽連,被掛牌示眾。胡夫人竟然主動站出來,自愿加入示眾者之列:“我重蘇東坡其人,慕其義,心領其神已久,自愿同罪,使天下人知道,這世上尊敬蘇公的并非只有男子!”
后來,李之儀的兒子早逝,胡夫人悲痛欲絕,沒多久也過世了。
李之儀痛失愛侶,不久又身患疾病,萬念俱灰,頹喪到了極點,“去死地間不容發”,覺得自己離死期不遠了。
但就在這時,一位美麗的女子走入了他的視線——她的名字叫楊姝,是一位賣唱的歌伎。
然而,李之儀畢竟是戴罪之身,楊姝則是當涂名伎,追求她的達官貴人數不勝數。李之儀的心情十分矛盾。
這天,他來到長江散心,吟出了一首發自肺腑的詩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也許是這篇“愛情宣言”打動了楊姝的心。她后來竟然甘愿放下一切、洗盡鉛華,嫁給了年過六旬的李之儀。
但古代的人是有“等級”之分的。堂堂士大夫怎么能和歌伎結婚?但是,李之儀官復原職后,還是堅持與楊姝結婚,即使這段姻緣不被別人看好。
后來,李之儀兒子的爵位被取消,甚至連他的朋友也寫詩嘲笑:
“七十余歲老朝郎,曾向元祐說文章。如今白首歸田后,卻與楊姝洗杖瘡。”
但李之儀不為所動,他寫了一首《浣溪沙》懟回去:
“道骨仙風云外侶,煙環霧鬢月邊人,何妨沉醉到黃昏……”
他還怕別人不知道,特地注明這首詞為楊姝所作。
李之儀病逝之后,楊姝遵其遺愿,將其安葬在當涂藏云山腳,與前妻胡淑修葬在一起。可以說是比較圓滿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