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開始學習《水滸傳》以來,大家對各個人物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少人認為武松并不是俠義之士。可我仍認為,武松是一個真正的俠義之人。
那些說武松不俠不義的人,都是這么幾個觀點:
打虎時的武松是無意間打死老虎的,他是“明知山無虎,偏向虎山行。”不符合好漢的特點。說到這一點,我是不贊同的。武松為何不相信店家?他行走江湖那么多年,有些提防是必然的。店家的榜文又是抄來的,他會相信店家的話嗎?上山時見到真正的榜文,他仍選擇了要面子,仍然上山。他多年來行走江湖,有那么大的名聲,自然是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的。再說了,他既然選擇了上山,說明他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而且,他不是仍有力量打死老虎嗎?所以說,武松其實是俠義之士的。
武松殺嫂時,完全可以送到官府,可卻自己殺了潘金蓮、西門慶,知法犯法。對于這個看法,我是一點都不同意的。官府收了西門慶的錢,縣城早就成了西門慶的天下,縣官能替武松做主嗎?武松只能這樣做,為兄長報仇呀!借王望如先生的一句話說:“蓋縣尹久為西門慶穿鼻,受臟枉法,恬不知怪,武松料仇不得報,又不可不報,故奮然以殺虎之手殺人,雖然命有所不恤也。”所以說,這并不能說明武松不俠不義,相反,用這么大工夫為兄長報仇雪恨,武松其實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好漢的。
還有武松醉打蔣門神是幫助黑社會打架,其實也是沒多大道理的。的確,施恩和蔣門神都是典型的黑社會性質,但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但這既然是江湖上發生的事,我們當然要用江湖的規矩來說。江湖上有句話:擋人財路乃江湖大忌。蔣門神搶施恩的財道,這是武松看不過去的。再加上施恩對武松有恩,武松當然要報答他。“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武松一定是要報答施恩的。所以說,這不但沒有說明武松不俠不義,反而還說明:武松其實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這樣的人,會不是英雄好漢嗎?
還有就是武松血洗鴛鴦樓殺了許多無辜的人。其實,武松血洗鴛鴦樓也是有原因的。張都監那樣陷害武松,武松能不反抗嗎?張團練、張都監等人都是坑害百姓的奸賊,武松當然要殺了他們。至于那些無辜的人,古代刑法里有一句“誅滅九族”,大家一定不陌生。一個犯法,全家都要殺,正所謂“斬草除根”。誰知道張都監身邊都是些什么人呢?受他這樣人的影響,身邊的人也一定都是些無賴吧,留著這樣的人會有隱患的。血洗鴛鴦樓后,武松留下一句話:“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光明磊落,完全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呀!
武松謹慎,為兄報仇,知恩圖報,光明磊落,很多特點都在他身上顯現出來,這才有了金圣嘆的那句話:“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武松,就是這樣一個俠義之士!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