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句出自[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釋譯:
①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
②朝:早晨。
③辭:告別。
④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⑤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
⑥還:返回。
⑦猿:猿猴。
⑧啼:鳴、叫。
⑨住:停息。
⑩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賞析:
“朝辭白帝彩云間”氣勢不凡,深得李白奔放之風。高高的白帝城矗立白云霞光中的形象展現眼前。一個“辭”字擬人了白帝城,傳神,難怪大散文家余秋雨小時候讀到這句詩時把白帝想象成一個穿著白袍的長者了,“辭”字隱含詩人對山水一貫引為知己的態度,也表現了詩人欣喜情態。
“千里江陵一日還”,詩人慣用夸張的藝術手法,言船行極快,反映了詩人舒暢自由的心情。
“兩岸猿聲啼不盡”,此猿聲當不是悲啼,有前人說此句借悲哀的猿啼反襯詩人的喜悅之情,很是牽強。從整首詩看,詩人融情與景,情景渾然一體,不存在反襯、與整體氣氛相違背的藝術手法的運用。
“輕舟已過萬重山”,和“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寫法一樣,但更加顯得詩人心情之輕松,一幅“輕舟”順流直下,輕飄飄的越過“萬重山”的動態畫面猶在眼簾,讓人無限輕松。 唐朝另一位詩人登科后曾寫詩云:“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其藝術手法和此詩相近,心情也大約可同李白此時心情。
全詩無一處寫情,又處處含情,王國維云:“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此詩就是這樣,我和物渾然一體,無法分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