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課Ⅰ》 許榮哲 著
? ? ? ? 書店里無意翻到的一本書,共有兩冊,我借了第一冊。起初只是覺得它很小,讀起來應該很輕松很快,而事實上也真的讀起來很輕松很快!
? ? ? ? 當然,我這么說作者聽了可能想打人,畢竟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教想成為小說家的人寫作技巧的,可是,真正能成為小說家的少之又少,我等凡夫俗子,此書讀來更多是將其看作一種消遣娛樂,增長見聞,以備日后與人閑聊裝×之用。
(啊,已經寫了快200字的廢話了,接下來讓我們生硬的言歸正傳)
? ? ? ? 正如本書標題所言,作者在書中共分37章節,以“課”的形式從小說的人物、場景、對話、開場等方方面面介紹了其寫作技巧,每一章節會有一至兩個小說實例加以說明,其中多為古今中外優秀的短篇小說。在每一章節中,作者并非傳統的理論說教,更多的是結合所言技巧對引用的小說加以解讀,這也是最讓我讀來津津有味的地方。或許以前我們在讀一本小說的時候,關注的僅僅只是故事的情節和結局,而這本書卻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品讀小說的角度和方式。當然,作者所引用的諸多小說本身也是特別值得我們另找來再仔細品味一番的,可以說,將書中提到的小說單單摘錄出來,就是一份妙趣橫生的推薦書單。
? ? ? ? 我讀完這本書,大致用時是四個小時,上午兩小時,下午兩小時,讀讀停停。過程輕松,身心愉悅,讀完無需綿長地回味,它帶給人的感覺是想要立馬奔入書店去尋找更多好書來讀的興奮。它不是一本小說,不是一本散文,也不是一本工具書。作為一個想成為小說家的人,它會告訴你,原來小說可以有這么多創作方法;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它會告訴你,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多有趣的書。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是后者,只希望不要被平日的繁冗雜亂磨滅了自己想要閱讀的欲望。
? ? ? ?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好的小說家,但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好的讀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8.19 夜
PS:人美心善,所以手動列出第一冊書中提到的所有小說,有的你可能看過,有的則沒有,感興趣的可以一讀。
羅貫中《三國演義》、史鐵生《命若琴弦》、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陳村《一天》、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青番公的故事》、歐·亨利《最后一片葉子》、高行健《母親》、布爾斯《鷹溪橋上》、契訶夫《苦惱》、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黃凡《賴索》、張大春《將軍碑》、羅伯特·海因萊恩《你們這些回魂尸》、卡夫卡《變形計》、迪諾·布扎蒂《七信使》、夏佩爾《小事情》、許榮哲《為什么都沒有人相信》《漂泊的湖》、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阿加莎·克里斯蒂《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星新一《金色的別針》、李儀婷《流動的郵局》、童偉格《我》、金庸《神雕俠侶》、彭見明《那山那人那狗》、阿瑟·柯南·道兒《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村上春樹《國境以南太陽以西》、芥川龍之介《竹林中》《羅生門》、羅沙《第三個河岸》、三島由紀夫《孔雀》、《離家少年》(作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