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以為“口是心非”是一個貶義詞,自己說的話不代表心里的想法,多是掩飾自己,今天,我卻有了新的認識。
“下次不要安排我改閱讀了,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老師在后面呱呱叫。
“作文也不想改,閱讀也不想改,那怎么辦?”我也回擊道。
今晚突然想,其實我不用這樣回答的,可以糊弄一下的,“這么優秀的老師一定要安排最有難度的題目,才能讓領導放心。”這不是很好嗎?雖然心里不是這么想,但是得學會在某些場合上這樣說,這樣說不定可以免卻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口是心非,也是解決問題的很好的辦法。究竟是誰告訴我,這是個貶義詞呢?詞語應該是中性的,但是很多時候會隨著具體的情境發生變化。中國文字的魅力經久不衰,并且隨著每個人生活的變遷呈現出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呀。
那是不是,除了口是心非,那還有很多很多的詞語會煥發不一樣的風采呢?那么,在我眼前呈現的,又會是新的世界。
我覺得,重點要放在自己的身上,不需要那么注重別人對我的評價,我要清楚地知道我要干什么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