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于跟一個新朋友袁同學的第一次見面聊天,當時被他的經歷深深吸引,打算回來以后蹭熱寫,但沒想到因為自己的拖拉毛病,遲寫兩個禮拜。
其中最大損失是一些小細節已經印象不太深刻,可見凡事決定做了,就要立馬開始,沒有那么多借口。不然總會付出代價。
1.相識
3個月前,自己打算放棄不太適合自己的銷售行業,轉行做互聯網運營,剛好遇到一個運營大牛在公眾號上的學徒招聘信息,自己第一時間就去報名了。
后來在一個產品經理朋友的幫助下,自己的作業成功入選,進入面試關。而他也是這個面試名單中的一人,遺憾的是面試每天安排一人,所以在之前并沒有認識到入選的其他6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己最終也是因為0基礎,加上沒有太在意被刷下來。
而這位朋友最終卻成功入選,進行為期兩個多月的學徒生活。
在兩個多月以后終于聽到了他的好消息,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他說約出來想要見面,聊一下。于是就有了深大的第一次見面。
2.相見
下午五點多的深大校園,縷縷涼風吹在臉上會讓你忍不住想要張開雙臂去參加這一次清爽的洗禮。然而為了避免被別人當作神經病,我還是很識相的按捺自己想要狂奔的心,安靜的走到見面的目的地。
在運動廣場見面以后,我們便開始進入溝通階段。當然這個階段更像是一個學習。因為他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3.經歷
他是東莞理工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在上學的時候就是一個“不正常“的學生:不玩游戲,不抽煙,不喝酒,只上自己喜歡的課程,參加自己喜歡的講座,待圖書館看自己喜歡看的書。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會詢問自己為什么要做,比如,參加這個學徒活動目的就是想要離開東莞來深圳發展。
在畢業之前一個月,他已經有了好幾份銷售實習工作的經歷,然而在最后分析東莞本地市場還有自身忍受不了一天被拒絕一百次以上的打擊后,他決定放棄銷售行業,轉身投入互聯網。為了看起來不那么像個門外漢,他迫使自己待在圖書館一個月,全面攻讀互聯網相關的書籍——這也為他的分析作業入選奠定了基礎。
跟我們身在深圳不一樣的是,在東莞的他過來面試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往來路費還有在深圳3天的住宿費。可能對于普通人來說沒什么,但是對于他來說,問題很大,因為他身上沒有錢,也不想跟家里人要。
到這里他的處境是,1.沒錢。2.擁有來深圳找一份自己喜歡工作的突破口。3.沒地方住。4.沒有退路。
在分析自己的綜合情況以后,他開始對問題逐個擊破。
跟在深圳實習的朋友商量好以后,解決了短暫的住宿問題。向同學借了3百塊錢以后,背著包就過來深圳面試。
當人沒有退路的時候,對待事情總能夠特別的認真。
正是因為他比我們更加重視這次學徒機會,最終他才贏得了機會。
然而故事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
對于運營零基礎的他,每天要運營開刀營的群,每時每刻都有人向他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基本上在白天是沒有什么時間能夠放下心來認真學習東西,只有等到晚上10點以后回到宿舍才有時間拿起書本啃幾個小時,而且就算有消息,也可以假裝自己已經睡覺不用回復。
就是在這樣每天睡不到5個小時的情況下,他堅持了兩個多月,成功的渡過小白的關卡。同時把所有的工作都做的一絲不茍。
最終一個合適的工作機會出現的時候,他投放了自己的第一封簡歷,并且根據招聘要求針對性的表達自己,最終成功應聘上行動派的活動運營。
這就是他這兩個多月的經歷。
4.總結
前幾天看到新生大學的一篇文章,說的是關于如何有效學習的:
真正學會一門技術的幾個 pattern:
1. 付大錢去上的課程。
2. 練習夠多的主題。
3. 足夠多例子可以模仿的主題。
4. 有成就感的主題。
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不能帶有“傲慢”:
所謂 “傲慢” 是指:
1.我是否不做老師課前指定的作業。
2.我是否最后一刻才做老師指定的作業。平常愛做不做。跳著做。老師給兩個禮拜時間寫,我只花兩小時寫。
3.我是否在學習當中一直想要抄捷徑,省略老師提到的重要步驟。
4.我是否聽從老師指示,把我的 schedule 排空,專心學習。
5.我是否懷疑老師能力,不照教材實作,而是繞彎路去看一堆亂七八糟的補充教材,把自己的腦袋搞得更混亂。
6.我是否回家不重復練習,懶得做出自己的試作品,反正我未來一定有時間。
7.我是否只問老師一大堆 “假設性問題” 而不實際動手下去做,反正我只要知道解答,心里得到安慰就可以了。
8.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這后面有一種要不得的傲慢心態:我不是沒有能力,我是只差那么一點,我只是天生不幸運而已。
引用自新生大學 《放下你的無效學習方式》? 作者:鄭伊廷
從作者的角度來說,學習的快于慢取決于為學習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同時是否用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袁同學這幾個月的經歷似乎在無形之中證明這一點,能夠短時間在深圳找到一份大多數人羨慕的工作,是因為袁同學
1.付出了時間,付出了精力,付出了金錢。
2.對于想要的東西進行詳細的計劃。
3.失敗的代價比我們都要大。
我想這才是他真正能夠被選中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學不成的原因可能就是以下
1.可以選擇的路太多,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夠專注。
2.失敗的代價太小。不成功最終只是付出時間的代價,并沒有什么其他的懲罰。
3.干擾物太多,多少人看一個小時書以后會玩三個小時的手機。
4.學習的目的就只是為了安慰自己。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讓自己成長的快一點,最好還是增加一下失敗的成本,也許可能就是那一點點成本,會最終改變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