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許添盛醫師? ? ? ? ? 2019-03-30
作者/許添盛
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些父母親一直在擔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前途。難道做父母的就一定要擔心孩子的未來嗎?其實不然。父母親要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先把自己投射出去的能量收回來。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所有問題,基本上都是父母親自己的問題。如果父母親開始真正面對自己的問題了,孩子也就不會有問題了。所謂的沒有問題就是:孩子開始真正面對自己的挑戰了。可是通常父母親習慣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既要面對父母親投射給自己的問題,又要面對自己真正的挑戰。父母親無意識間不但加重了孩子的負擔,而且還增加了孩子的壓力。所以,父母親要把自己的問題從孩子的身上收回來。
賽斯哲學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個世界是沒有問題的;我的人生是沒有問題的;我的父母親是沒有問題的;我的孩子也是沒有問題的。如果這個世界有問題,那就是我自己的問題;如果是我自己的問題,也不代表我有問題,而是我還在學習和成長,這是我人生的挑戰和愛的功課。
這個世界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有問題也是我們的心靈自己投射出去的問題。從最實際的方面來講,當我們以“覺得這個世界是沒有問題的”這種心態來生活的話,盡管感覺像是最傻的觀念,其實也是最快樂的生活方式。
當我們真正感覺到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而自己又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就容易罹患憂郁癥。許醫師經常看到有些人在自己的人生當中,會遇到很多的挑戰。可是,我不會把這些挑戰當成問題來處理。就好像當父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問題的時候,如果父母親能夠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一面鏡子,那么,從孩子身上發現的很多問題,其實就是父母親自己內心沒有真正面對的問題。
當然,這并不表示孩子沒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當我們透過孩子身上的問題,并且很真實地面對了自己內心的問題時,其實,我們就是在真正地幫助自己的孩子。
通常,人都有一個最重要的心理及轉折的投射就是:習慣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出去,從而認為那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可是,當我們認為問題都是別人的,我們內在就沒有力量了。如果問題都在別人身上,那么解決之道也在別人身上。所以,只有把自己人生的挑戰從別人身上收回來,力量才能回到自己的身上,因為我們所有的力量都在自己的內心。
我們要呼吁全天下的父母和老師,停止這種“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問題”的投射,而是從孩子身上反映出的問題,來學會面對自己內心真正存在的問題。比如,家里有罹患多動癥或者愛玩、沉迷網絡的孩子,父母親要回來問問自己:是不是我們的家庭生活太單調了?或者是父母親的人生觀太狹隘了?
如果家里的孩子有暴力傾向,那么,父母親要回來問問自己:是不是我們內心壓抑了很多不滿?我們以為自己在忍辱負重、忍氣吞聲,結果孩子把我們壓抑下去的所有東西統統爆發了出來。比如,家里的孩子是屬于玩樂趨向或者享樂趨向的,那么,父母親要回來問問自己:是不是我們平時確實是讓自己過得太辛苦了?當孩子看到父母親過得這么辛苦的時候,心里會想:“憑什么我要活得和你們一樣?”所以孩子就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舉個例子,許醫師曾經遇到過一對夫妻,他們和我說:“許醫師,我們夫妻倆過日子都是非常節儉的人,可是,我們的孩子卻是大手大腳地花錢,他瞞著我們花五六千元臺幣去買一雙名牌的球鞋,當我們問他的時候,他還不好意思說。”
其實,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而且還是蠻有趣、蠻特別的一面鏡子。孩子這面鏡子不是一般的物理鏡子,而是立體的、且能夠照到父母親內在自己沒有看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厲害的鏡子。孩子的這面鏡子,不是照到表象所認識的那個自己,而是一直照到我們的內心深處,甚至是我們一輩子都從來沒有認識過的自己。
再舉個例子,有位媽媽帶孩子來看許醫師的門診,她的孩子罹患了貓叫綜合癥,即患者第五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導致孩子剛出生就智能不足,哭聲好像貓在啼叫。這是一種極重度的智能障礙,孩子沒有辦法進行言語表達,所以他會去打人或者攻擊別人。其實,他不是真正地攻擊別人,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結交朋友。
孩子的媽媽和我說:“許醫師,我的孩子經常打人,也不懂得體諒別人或者替別人著想。”我和她說:“你要把這個孩子當作自己生命的功課。他會來做你的孩子,一定有他自己的目的。也許他是犧牲自己來教你某些東西,甚至是讓你改變某些方面。”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這位媽媽哭了。她說:“我先生是一位軍隊的教官,他從來都不敢在外人面前承認自己有一個患有貓叫綜合癥的孩子,更不用說帶孩子出去玩了。”這位爸爸覺得孩子讓自己丟臉了。
當父母親的內在有見不得人的那一面,自己的孩子就越會見不得人。比如,非常孝順的父母親或者很愛面子的夫妻,常常會生一個讓你丟人現眼的孩子,因為父母親的內心都有一個很自卑、見不得人和丟人現眼的自己。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映照出父母親內心最害怕的、丟人現眼的那一面。
孩子是一面奇怪的鏡子,甚至是父母親的精神導師。假設父母親越愛面子,孩子就會讓他們越沒有面子。孩子會逼父母親去面對他們內心見不得人的那個自己。雖然許多孩子所做的事情讓父母親恨得牙癢癢的,然而,卻是在逼迫父母親去面對他們內心真實的自己。
宇宙就是這么奧妙!比如,那個罹患貓叫綜合癥的孩子就徹底地展現出:自己的媽媽不但是一位不在乎別人的人,而且是一位會攻擊別人甚至會破壞規矩的人。所以,孩子常常表現出父母親不覺察的那一面,父母親很多年壓抑下去的問題,自己的孩子都會表現出來,他就是要引導父母親去面對真實的自己。一旦父母親透過自己的孩子真正地面對自己了,那么整個家庭的能量就會完全向好的方面改變。
其實,孩子就是我們內心壓抑的、扭曲的、不認識的另外的那一面。比如,有的父母親平常都是規規矩矩的,而他們的孩子卻不守規矩;有的父母親一生都不守規矩,他們的孩子反而非常的懂事、乖巧。有時候,父母親和孩子常常會走向兩個不同的極端。
當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的時候,如果表現出:一個孩子很懂事,而另一個孩子會調皮搗蛋。如果父母親越喜歡那個懂事的孩子,那么另外一個孩子就越會調皮搗蛋。直到有一天,父母親會發現那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問題最大,而那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反而沒有問題。實際上,其中一個孩子就是另外那個孩子的一面鏡子。
通過學習賽斯哲學思想,我們知道孩子是我們心靈的一面鏡子。所以,只有不斷地透過那面鏡子,我們才能夠經常地來關照自己內心存在的問題。唯有如此,我們的家庭才會越來越和諧。因為所有的家庭生活或者婚姻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快樂的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