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味道

最近,新世相制作了一部深夜美食網劇《你的味道》,并發起美食故事的征集活動,說出你與一種食物有關的故事,被選中的人可以獲得一張機票,故地重游,重拾記憶里的味道。

網劇播出了第一集,《半只燒雞》,故事講的是很多年前女知青與軍人初戀相愛未果,嫁作他人婦,求而不得的初戀成了她心上的白月光。很多年后,她被邀請到美食店品嘗了半只燒雞,那是記憶里甜蜜又苦澀的初戀的味道。原以為是初戀情人為自己圓了這個夢,直到讀了信才知,卻是自己已經去世的老伴留給自己的禮物。

她照顧了癱瘓的老伴大半生,無怨無悔;老伴知道她對初戀的情誼,總覺得自己虧欠她太多,一封書信道盡愧疚,彌補遺憾,還有對她的感激,最是那句“幸運與你共度這一生”,叫我砸下眼淚來。

故事沒有再說下去,畫面里,年邁的女主人公站在門前,一回頭,就穿越渺茫歲月望見了年輕的自己,婚禮上,她笑了,笑得云淡風輕而又釋然。從那時起,她就放下過去,決心與愛人安穩共度此生了吧。



味道之所以能被記住,除了滑過舌苔,刺激味蕾時的欣喜與沉醉,更重要的,想必是何時何地與何人一起品嘗這份珍貴的味道。

你知道么?

天氣是有記憶的。很久以前看過一句話,“我喜歡你,只是因為那天天氣很好,而你剛好穿了那件我最喜歡的襯衫”;鬼怪對池恩倬說,“和你在一起的天氣都很耀眼,因為天氣好,因為天氣不好,因為天氣剛剛好,每一天,都很美好?!?,因了記憶的色彩,天氣仿佛也有了心跳,貫穿生命的脈動。

氣味是有記憶的,清晨的掃水車碾過馬路,空氣中的塵埃混著日光曬過柏油馬路的氣味鉆進鼻孔,那時人們在車站忙著告別,而我怔怔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偶然聞見丁香花的香氣,就能記起在圖書館自習時,心不在焉看看書,和二三好友打打鬧鬧的時光。氣味依賴記憶的承載,從鼻孔再進入大腦,我總是不能忘掉那些。

關于味道的記憶,口感濃郁的,入口甜蜜的,酸澀不堪的,都在食物化在舌尖時,攤開了往日的畫卷,幕幕重映。


聯建岔路口的米線,味道真好。

我是無辣不歡的湖南人,大學好友周姑娘是口味清淡的廣西人,然而我們共同熱愛云南過橋米線的味道。

我們不同班也不同寢,相識于學生會,在人們覺得勾心斗角、水深火熱的地方,我們結交為好友,赤誠相待,無話不談,偏是純粹的友情。

相處的時間不多,不忙的時候我們會相約去逛街,忙了就每周只見一次,糾結該吃什么午餐的時候,我們就會不期而同選擇過橋米線。

米線店開在聯建小吃街的岔路口,往里走十幾步就能看到。

老板娘總是帶著她六歲可愛的小女兒坐在店里,閑時就教女兒讀書寫字,忙碌的時候,小女兒也會幫媽媽一起為客人拿碗筷擦桌子。

廚房里忙著坐米線的幾個人,未曾見過正臉,不知里面是否有老板娘的丈夫。

米線是排骨濃湯做底,鮮美得很。

周姑娘不能吃辣,口味吃重了就要冒著長痘痘的風險。于是,同她一塊兒我也點清湯,兩人份大鍋,三葷兩蔬的配菜,多加一碗米線。

有時飽了,吃不完的米線也不能浪費,就強撐,吃得目光呆滯哭笑不得。

奶白色的濃骨湯冒著熱氣,香味很早就往鼻子里鉆了。

我還是會在自己碗里調一堆辣醬、醋、香油,盡管她總是跟我說原湯更美味。

她會為我夾我愛吃的培根和火腿腸,我也很執著地在湯里撈香甜的玉米粒給她。

我們總是一邊吃,一邊笑話對方怎么總吃不膩這味道。

輕松悠閑的時間在相互分享近況和共同品嘗美食中度過,一期一會,我很珍惜這樣簡單可愛的時光。

畢業前,我們最后一次去吃米線,為彼此帶去禮物,吃著往日熟悉的味道,卻只是沉默,分別的話,誰都不知道怎么開口。

與她相處的這些年,我很幸運,時刻被她包容和理解著,我們共同為夢想努力,安慰彼此艱難的歲月,也慶祝著各自的喜悅時刻。

分開以后,我們仍在不同的城市平靜生活,各自愛人。

她留在學校讀研,為論文奔勞憂心;我開始工作了,初嘗社會現實。

有一次我回學校去看她,久別重逢,噓寒問暖,我還是會給她講很污的段子,她仍像從前一樣哈哈大笑,絲毫不顧及形象,時間仿佛須臾間流轉回到舊日里。

遺憾的是,我們走到熟稔的米線店門口時,緊閉的大門上貼著冷冰冰的告示,“老板外出回家,近幾日不開門,敬請諒解”。

覺來遺憾,懷念那份味道很久了,如同懷念我們一去不返的青春。


金翰林食堂的豆角炒臘肉,總是令我食欲大增。

在學校,吃膩了各種小吃,在眼花繚亂的食物前犯選擇困難癥時,最后還是會去吃食堂,老老實實地吃飯加菜。

然而問題又來了,學校七八個食堂,又要糾結去哪個食堂吃,越折騰就越餓。

怎能不懷念那時候呢,吃什么還可以糾結不定,如今卻覺得只要吃飽肚子好干活,哪兒有那么傷腦筋的矯情。

學校每個食堂都有幾樣我很喜歡的菜,但最難忘記的,還是破破舊舊的金翰林食堂里,賣相也不怎么好看的豆角炒臘肉了。

食堂阿姨真可愛,每次我說“阿姨,給我多加點吧”的時候,就會給我舀一大勺,菜堆起來了,她又覺得虧了本,于是會再往外扒出去一點,失手扒多了的話,又得再給我加一點。

不管她打得多還是少,只要有這個菜,我一定會把盤子吃得一干二凈,顆粒不剩。

大三的時候,在第一教學樓上課或是在圖書館自習,一到中午,就會和一支龐大的親友隊一塊兒奔食堂覓食。固定的飯友就是妍妍、玉玲和美英幾個,大多時候李羽蒙、杜佳也會加入其中,在食堂吃飯的好處就是,一人擁有兩個菜,一桌人就能湊個自助餐了。

不是推心置腹的好友,我是萬萬不會把我摯愛的豆角炒臘肉分給別人的,然而,我推心置腹的好友們也都知道我愛吃這菜,她們干脆打了這個菜陪我一起吃,還可勁兒了往我碗里夾。我明白,我要的愛,會把我寵壞。

大家圍坐在拼起來的餐桌上,喝著免費的紫菜蛋湯,享受可以無限加飯的福利。

李羽蒙總是大逆不道地調戲著他親自冊封的“大、中、小號老婆們”,講真,這世上像他這樣坦蕩蕩的厚顏無恥之徒,我見得少。而貌美如花的正房,杜佳也不發話,就靜靜地看著他裝ABCDEFG,相愛相殺的劇情可比電視劇精彩得多。

玉玲和美英兩個白骨精,在增肥的路上永不止步,所以相互鼓勵對方別挑食,多吃點,一派鼓舞人心的景象,自帶“相親相愛一家人”的BGM,終于有一日,皇天不負有心人,美英增肥成功了,卻又因為用力過猛,在長肉的路上一去不回頭了。這個故事令我們陷入了沉思,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我和妍妍總是最專心吃飯的兩個,所以我們的肉也不不三心二意,就一心一意地往身上長,我們也不管,繼續若無其事地繼續夸贊彼此的美貌,走路扭啊扭,就幻想著自己變成了《青蛇》里的張曼玉和王祖賢,殊不知一不小心變成了《請回答1988》里的張曼玉和王祖賢。

后來,我工作了,在長沙和妍妍住一起時,也嘗試過自己做豆角炒臘肉這道菜,不知道是不是家里的油比較干凈,或是小鍋菜不如大鍋菜炒得熱鬧,我喜歡的那個味道是怎么都無法復制粘貼的。妍妍于心不忍地安慰著我,菜很好吃時,偶爾也會陷入對往日時光的綿綿懷念里。

再后來,與妍妍也分開了,我自己再不敢輕易碰這道菜,仿佛一味毒藥,你喝了,便要經受回憶催肝裂膽的折磨。我怕了,越長大膽子越小,連記憶都對我有殺傷力。


小餐館的青椒炒肉細細長長的,因為他我也愛上了這道菜

老九是個依賴習慣,不愿做過多改變的人,尤其在食物上。

他腸胃不好,沒嘗試過的食物不太敢吃;他挑食,口味單一,能入得了他口的食物少之又少,可一旦喜歡上了,便又偏再放不下。

他倒是很浪漫地跟我形容過,他對愛人亦是如此。

他屬于我青春從前的記憶不多,卻占據了我很漫長的余生。所以于他,總覺回憶不如當下來得實在。

關于他的記憶,定屬青椒炒肉了。

遇見他的時候,我們已是在學校行將就木的大四老人家了,學校的美食全都嘗遍,再無新鮮之處。于是,便回歸柴米油鹽的樸素生活里,仿佛飯桶附體,頓頓在餐館安生點菜吃飯。

餐館的老板娘認識他,也知道他的喜愛,因為他每次來,一定要點“青椒炒肉”,不加蔥蒜,青椒切得細細長長的,肉又大又足,還有甜味。

我不愛吃炒肉,總覺得有砧板的血腥味。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等他把肉吃完了,我便大把地夾青椒吃。

盡管如此,常年吃辣椒的我依舊沒能變瘦,他依舊吸收不了肉的精華。

小餐館簡陋卻整潔,價格實惠,食物也美味。

偶爾也帶上妍妍、美英、玉玲、歡子相聚于此,像考研的時候一樣浩浩蕩蕩一群人。只是臨近畢業,大家忙著各自的事情,聚少離多,相見已是難事。

在餐桌上,我和老九笑著聊起從前的趣事,他為我夾菜,一臉寵溺;有時吵架了冷戰,他仍是一言不發地只顧給我夾菜,固執的樣子倒把我逗笑了。

談論相聚和分離,談論過往和未來。青椒炒肉有時炒得很香,有時味道也很淡,時日流轉,我們便離開了那片土地。

日日磨煉,我的廚藝小有長進,青椒炒肉雖不絕佳,但勉強能讓老九滿意。

幸運的是,他不是活在我記憶里的人,懷念的味道,也不是我一個人想要重溫的。


你看這幾只紅彤彤的肉蟹煲,和你好像啊

與胖哥倆的肉蟹煲結識,源于和妍妍逛街時,瞎貓碰上死耗子的亂撞。

“吃什么,這些東西都特么好貴啊”

“我也不知道,這些都想吃,但是都吃不起”

“唉不管了,隨便吧,就吃這個吧,這里面的布景好拍照啊”

“......”

于是我們走進了海洋裝修風的胖哥倆蟹肉煲,我們倆的一小步,卻是對螃蟹熱愛的一大步。

肉蟹煲上面蓋著幾只空殼,并不知道有什么卵用,便拿它作拍照道具了;湯汁是甜的,也很辣,拌飯吃最是過癮,里面的配菜土豆燉熟了很美味,口感很是酥軟。

如果懶得螃蟹都不愛吃了,就吃里面的雞爪,專為懶人設計,入口即化,輕輕松松坐等長肉。

蟹肉很難吃到,子曰,唯有被蟹殼刮得鮮血直流的嘴,才能吃到螃蟹最鮮嫩的肉。我竟然無言以對。

螃蟹吃多了容易膩,聽服務員的推薦沒錯,點一疊開胃蘿卜,酸酸甜甜的,口感頓時清爽許多。

暗色的燈光下,吃得意亂情迷的我和妍妍,就要開始舉行拍照儀式了。

妍妍讓我拿蟹殼做道具遮臉,我照做了。

妍妍說蟹殼太小了遮不住我的大臉,我也忍了。

妍妍還說,你的臉紅撲撲的,肉肉的,和螃蟹好像啊,我決定不和她拍照了。

肚皮吃得圓滾滾了,我們起身出去準備逛街,夜生活才剛開始。

與妍妍在一起的時間總是自由肆意,我們毫無目的的去逛街,能剁手買回一大堆東西;我們想好要買什么東西了,結果在奶茶店不知不覺自拍了一晚上。

那些時候,年輕這個詞被她詮釋得淋漓盡致,總覺得,她在身旁,五十歲六十歲的我們都不愿服老,這友情真是最好的玻尿酸了。

而吃肉蟹煲的時候,大抵都在經歷相逢和別離。

和好友冬冬約好吃螃蟹,多次未果,只是在老九來看我的時候,和克克從成都回來,老友們聚會的兩次,一起吃過。于是螃蟹變成了冬冬胸口的朱砂,可謂百爪撓心。

一次是與同事小學姐一起,說好去看書,最后變成自拍和覓食了,女孩子的相聚最后都是殊途同歸的。與小學姐的關系,大概是從一段圖書館之旅或是一鍋螃蟹開始的。

而在我離開長沙,與小學姐、宇哥、麗霞幾個朋友道別時,又約了肉蟹煲,甜辣的味道好像是治愈人心的,能讓我們忘卻分別的酸澀罷。當日吐槽公司種種不好,回憶往日種種歡愉,相約來時再聚首的歡聲笑語,言猶在耳,只是不知再重逢當是何時。

看《安東尼陪你度過漫長的歲月》時,印象很深的一幕是,白百合出國留學前和老友在肯德基用餐,安東尼說,在肯德基聚會的好處就是,以后無論你走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見到肯德基,都能想起我們。

是的,來到這座新城市的日子,我也沒有忘記尋找肉蟹煲,所幸覓得了,還沒來得及去吃。

我不知道深圳的味道是否有長沙那么辣,也許更甜些吧。

我也不知道吃的時候,想起那些老朋友們,她們會不會也同樣記掛我。


好一塊大大的榴蓮披薩,芬芳美麗人人夸

去年十一月,某個平常下班的日子,城市華燈初上,霓虹閃爍。

其實那日也不平常,因為發工資了,這特么某種意義上就是月光族們的復活節。

公司的萬能文案小學姐和活潑設計師宇哥素日與我相交最多,志趣也最相投,所以關系不錯,在我的關系等級表里,他們憑借各自的努力,從我的同事,榮升為我的好友。

錢多人傻心地好的宇哥承諾請我和小學姐吃披薩,不花錢能蹭飯的事,總是能一拍即合,好奇妙。

我們吃了榴蓮披薩。

榴蓮披薩長得真好看,嬌嫩欲滴的奶黃色,表層的殼酥酥脆脆的,一碰就有清脆嘎吱碎裂的聲音。

加了雙層芝士,鳳梨肉嵌在其中,猶如一叢生長鮮花的草地,雖然顏色并不像。

榴蓮披薩是沒有太重的榴蓮氣,卻有很濃郁的榴蓮味,口感極佳。

不花錢的東西吃起來心情都格外暢快。

所以,盡管圍坐桌前,大家吐槽的都是公司不悅之事,我仍覺得那是一次很愉快的精力。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下班之后和同事們一起聚餐,對,三個人也是叫聚餐,只有和令自己快樂的人吃東西才叫聚餐,不開心的當然叫應酬。

我和小學姐被幾塊披薩就收養得死心塌地,接納宇哥成了好朋友,并有了后來的“收購萬達策劃組”,前身是“吉他天才交流會”,我們能在藝術界和商業圈自由切換游刃有余。

胡歌拍攝過必勝客的一支廣告,廣告語是“我們天生愛分享”。

披薩一個人吃時,像啃一張北方的大餅,有人一起分享時,便能均分到每個人手中,共同品嘗,才有它的意義。


戒不掉的衡東鹵粉,大人們總說老板在里面加了罌粟

在縣城讀書時,最火爆的一家早餐店就是鑫宇早餐了。

他們家的肉包,圓圓的,很大一個,咬一口就能瞧見大塊的肉,順帶滴出一灘油。

而他們家的鹵粉,簡直是我們縣城當之無愧的花魁,時至今日逐漸發展成了網紅。

鹵粉味道很好,主要是湯汁很美味,獨家秘方,誰也不知道怎么做出來的。

上面會加木耳末、花生米、幾片牛肉、蔥,看起來很誘人??芍^色香味俱全。

記得初中的時候,鹵粉只賣兩元錢一份,打包的話,就用塑料袋套在紙碗上,打完粉就把塑料袋吊好,很方便。

那時因為家里離早餐店近,古道熱腸,一不小心就加入了帶早餐大軍的行列,起得大早,傻乎乎地用袋子裝好幾份鹵粉帶去學校。我胸前的紅領巾每當這時候,就更鮮艷了呢。

后來讀高中了,鹵粉漲價到了三塊錢一份,只要這家店一日不搬走,我就無法從帶早餐大軍的神秘組織全身而退。有時帶兩三份,有時帶七八份,有袋子就裝在袋子里,沒袋子就裝在衣服上的帽子里,這特么就是最原始的暖寶寶。

偶爾也會和幾個朋友很早就約著在店里吃一碗鹵粉,外加一杯甜酒沖蛋,吃飽喝足再去早自習,整個早上都能沉浸在甜蜜的夢想,沒少挨班主任批。

或者是下早自習,和好朋友腦袋湊在一塊兒品嘗這相比包子饅頭來說,是豪華餐的鹵粉,笑嘻嘻地享受片刻的閑適,也會有不識時務的小婊砸突然談起考試考砸了的事,攪得大家食不能安,就對她做出最嚴厲的懲罰——夾走她碗里的幾片牛肉瓜分掉。

后來去讀了大學,回家的日子很少,寒暑易節,仍與幾個好友約了清晨爬山,完了便去鑫宇吃一碗鹵粉,眼看著它的價格漲到六元一份,心痛得猶如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卻又不得不承認,它的味道真是太好了,世間再無別的鹵粉堪比。

這最好的時光,最眷戀的鄉愁,是成長道路上,最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粹美好了。


煎荷包蛋的味道,家的味道

比起雞鴨魚肉的復雜菜式,我更喜歡煎荷包蛋。

說來卻慚愧,我做得了雞鴨魚肉的大菜,卻沒法把一個荷包蛋煎得圓整精致不燒焦。

這樣也好,我便只會時時掛念著家中的味道。

媽媽和奶奶煎的荷包蛋,難分高下,手心手背都是肉,愛得不得了。

媽媽煎的荷包蛋素凈得猶如白玉蘭,嫩白酥脆的蛋清作邊,包裹著橙黃彈性的蛋黃,爆炒幾粒香蔥撒于其上,我可以連著吃一年。

奶奶煎的荷包蛋,會用菜油入鍋,雞蛋形狀雖然煎得不很規則,但是佐以蒜葉和蔥姜,加一把切碎了的自己地里種的小青椒小紅椒,翻炒時許,出鍋時能把在房間看電視的爺爺都饞得流口水。

小時候奶奶帶我和幾個表弟一起住,每次要煎好幾個,但又擔心我們餓了,便只做我們的,她和爺爺也不吃,只說自己吃雞蛋對身體不好。

兒時不懂的毫無技術含量的謊,長大了也不忍拆穿。

出了遠門,離家萬里,店里是不會有這樣一道叫做“煎荷包蛋”的菜,只能在吃粉的早餐店,花一兩塊加一個煎雞蛋,形狀扭曲,黃白不分,沒有咸味,更沒有佐料,只像嚼了一張有彈性的白紙。

游子在外,嘗及家的味道,并不能因此解憂,只會更想家了罷。

眷戀的味道還有太多,酸辣的火鍋、自己家做的粉蒸肉、父親做的糖醋排骨、老九帶給我的陜西搟面皮、和克克吃的冷鍋串串、在慧蘭姐姐學校吃過的關東煮、學校的螺螄粉和東北人麻辣燙......

我算不得一個地地道道的吃貨,寧愿為了漂亮的裙子而挨餓,也不愿花很多錢和很多精力去尋覓世間美味。

但品嘗過的食物我總是不能忘,亦忘不了同我共同分享這些食物的人們。

時過境遷,我們離開了從前的熱土,我們也許只是須臾路過一個地方,與很多人,別說朝夕相處情投意合,就連擦肩而過已是一樁幸事。

于是,我格外珍視那些共同的回憶里,我們望著的、聞著的、吃著的蒸騰著熱氣、香味濃郁、口感極佳的美味,至今猶在懷念著的,你的味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406評論 6 538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34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413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49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6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59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81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27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8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78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49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95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72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10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41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留學生一枚,來到墨爾本的第26天,一個有點寒冷的周六,無法在冰冷的被窩賴床,只能起來安撫自己的中國胃。 以前也曾出...
    咖啡色的朱比特星閱讀 207評論 0 0
  • 江南水巷,紙傘游船,迤邐的是南國佳人,多情才子。而酸甜苦辣,五味酣暢,牽絆的,則是我的心房。這些年,我行過許多的...
    蔣淑娟閱讀 1,040評論 4 15
  • 家鄉真美,每一片葉子都會發光。 爺爺十幾歲開始就挑著擔子大老遠賣菜。 征兵入伍,抗美援朝后分配海南,與私定終身的奶...
    大花格子閱讀 363評論 6 7
  • 今天說的這道菜,在重慶基本上都會做。而且每家都有每家的特色與味道。 那是什么呢? 哈哈。。。就是粉蒸肉! 做粉蒸肉...
    向胖子閱讀 431評論 1 2
  • 我們都知道“潛規則”這個詞在娛樂圈那是相當火爆,經常是爆出各種潛規則,比如某些女星為了出名被誰誰潛了,在職場上也存...
    職場一哥閱讀 44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