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和諧親子關系密碼
1.表面是圍繞親子關系,但事實上認真聽踐行,它包括生活中你所有的一切關系,婚姻,朋友,財富,健康,跟所有你周圍人事物的關系,都符合這個規律。
2.你生活中有兩個朋友,第1個朋友,覺得他發自內心的理解你,你也覺得他很愛你,你們關系很好。第2個朋友你覺得他挺優秀的,什么也都挺對,但你覺得他一點也不理解你,感受不到他很愛你。一天你遇到了困惑,他們兩個給你提出了同樣一個建議,問你的心,請問這兩個朋友,在你真正需要幫助支持時,你發自內心更愿意配合誰,更愿意聽誰講話?
(關系大于一切。因為人性最大的需求就是被愛被理解,被欣賞被認可,如果當你在一個人面前感受到這些時,你會發自內心的愿意配合他,愿意聽他的話,愿意聽他的建議,這是人性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3.90%以上家庭教育失敗的,也恰恰因為父母違背了人性需求法則,無論學習問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尤其青春期一系列問題,沒有誰對誰錯,而是父母忽略了這樣最基本的一個需求的法則,看到并理解你的孩子,維持好你和諧的親子關系,因為失去了良好的關系,一切你說的再對,哪怕說的是真理,是開悟老師說的話,你已經失去了教育的資格,但你失去了關系,失去和諧親密關系的那一刻,等同于你失去了教育和引領孩子的資格。
4.案例:青春期孩子每天玩游戲,跟父母對著干。14 15歲知道父母最怕他不學習,現在故意不學習,孩子智商高,只要好好學輕松就能趕上。
孩子委屈的說:我從沒感覺到我父母很愛我,我甚至感覺他們一直很嫌棄我。
父母也很委屈的說,如果他天天玩游戲不好好學習,14 15歲能干什么,我們再厲害,也不能養他一輩子,為什么問題得不到解決,知道孩子有嚴重的抑郁情緒的傾向,快輟學。需要第三方調解,不是父母的錯,也不是孩子真的很叛逆,是個壞孩子,源自于他們,雙方看不到彼此,父母基本上違背了一個法則,抑郁癥青春期孩子情緒越來越大的孩子,無一例外父母很愛孩子,但違背了第1個法則,他們沒有看到關系大于一切,以犧牲關系為前提的教育是最可怕的。
5.兩個朋友一個很優秀,說的都是真理,但你感覺他天天就是教育你。在心里感覺不到,絲毫認可,愛。另一個可能沒有第1個那么優秀,但是你在他面前就覺得被愛,被理解。
6.在孩子從出生一直到青春期,結婚,成人獨立成家,一輩子我們所有的教育,都應該把和諧關系放在第1位,與孩子關系不及格的應該閉嘴。
案例:
? 一家關系和諧,另一家雞飛狗跳。(關系和諧的這家人說:我們家沒有好人,只有壞人,無論誰與誰吵架,都會爭著說對不起,是我錯了,都會爭著認錯。
關系糟糕的一家,他只把對放在第1位,沒有把關系放在第1位),
7.在關系里你是不斷證明:我是對的那個人,還是不斷讓孩子感受到愛的那個人?
(在任何一份關系里,影響自己幸福指數的兩大親密關系,一個是親子關系,一個是婚姻關系。你想經營好各種關系,尤其是親子關系,必須從證明你是對的,過度的我愛你,我更看重的是我們的關系)
8.關系好了,好辦事。
? 一個父母對孩子說的話什么時候最有效?(關系好決定你的溝通有效還是無效,關系決定溝通質量,決定你幸福指數)
9.給你與孩子的關系打分:0分:關系非常糟糕,孩子看見你就躲,與你勢不兩立,看見你很討厭,不愿意聽你講任何話。
10分:孩子把你當知心朋友,在外受了委屈,生氣,傷心,他第1個想到的是給你表達一下,因為他覺得你理解他,你說什么孩子也特別愿意聽。
5分:有反抗,有聽你的地方,還不是特別糟。
11.找第三方問孩子:你與爸爸媽媽關系怎么樣?讓孩子給你們打分。
(1)如果分值類似,相差不超過2分,彼此都很誠實,如果分值都很相當,又是6分以上證明你們的關系還很不錯,一定要保持住,維持好這份關系。
(2)反過來如果你們雙方打出分值低于5分以下,父母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閉嘴。
(3)媽媽給親子關系打了10分,孩子打了2分,如果分值相差過大,需要你們反思:是不是,你以為你給孩子的愛都是你的,孩子并不覺得那是愛。
12.通過這兩個最簡單的心理測試評分小互動,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關系,很多人恰恰忽略的就是關系的經營,所有的關系都需要經營,尤其是親子關系,婚姻關系,所以這個分值打出后,建議尤其父母以后跟孩子互動,一定要記得,你80%努力的方向,不是看著他寫作業,不是努力要讓他考一個高分,也不是努力要求他必須按你的想法來,而是80%的精力放在怎樣讓孩子心甘情愿的聽你的話,讓孩子覺得媽媽是最愛他的那個人。重心放在這里,孩子學習及其他方面不會差到哪里,但如果你弄反了,剛才舉的例子,你不惜犧牲關系,天天見孩子問的就是:你怎么這么差勁,你為什么考試又考得這么差,你是不是我兒子,我都真后悔生下你,你現在必須好好學習,你不好好學習,未來就會怎么怎么樣,90%青春期關系徹底破裂,就像例子中的孩子說我自己很容易學好,我就故意跟他們對著干,那時真的會后悔。
12.誰對婚姻關系不滿意,也用這樣的方法給你們的婚姻打一個分,包括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親朋好友之間的關系都可以用這個打分。
13.打過分后,無論你們分值有多低都沒關系,重要的是從此刻,把你更多的精力放在經營關系上面。
15.怎么經營關系?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把每一份關系比作一個銀行賬戶。提問:你有一個銀行賬戶,你之前你存入了100萬,但是在未來10年之內,你都是只支出沒有任何存款,其實你每月支出不多,每個家庭花1萬,連續支出10年,這10年你不再有任何的存款行為,10多年后你這個賬戶會怎么樣?(這個賬戶,無論你原來存的有多少巨款,從今往后所有人都只支出不存款,遲早有一天這個賬戶會負債破產)
16.親子關系什么時候是我們的存款行為?(孩子剛出生到上小學之前,剛出生,你看他哪都好,是天下最可愛的寶貝,輕輕吻她,對她無條件的呵護。)
親子關系什么時候是取款行為?(直到他上了小學,你們所有的行為開始變成取款行為,橫豎看他不順眼,作業寫得慢磨蹭,粗心,成績差,不講衛生,不聽話,每次重復這樣的話就相當于開始取款,不斷取款,直到青春期賬戶徹底被你取完透支,親子關系完全崩盤)
17.婚姻關系什么時候你的存款期?
談戀愛時彼此看著彼此哪里都好,對方就是天底下最愛你的那個人,你也是最愛他的那個人,就忍不住想做很多為他服務的事情,給他送禮物,甚至去表達你對他的愛。
婚姻什么時候開始取款?
結婚后。人性是我們從小到大最起碼的,被關注,被愛,被尊重,被欣賞的心理坑洞。最容易投射到最親密的關系里,一旦結婚開始要求對方無條件的滿足自己:你為什么今天又回家晚了?你為什么下雨沒有給我送傘,你為什么不知道幫我帶孩子?你為什么天天就看別人家的人好?為什么對我橫挑鼻子豎挑眼?為什么我生病,你都不知道來照顧我?為什么這么沒責任心?每說一次,也開始提款一次,不管你幾年之養,取決了你提款的速度。提款速度快的可能婚姻半年就解體了。取款速度慢的,可能能支撐3~5年,6~7年。
19.心理學,在關系里對愛,對認可,對欣賞的需求,存取款比例達到5:1,一個關系才能長久的維持和平,才會一直維持和諧親密。
20.任何一份關系,你的存取款行為超過5次,你可以有一次提款行為,你們的關系依然不會受影響。
例如:你給你的孩子過往,都是讓孩子感覺你特別欣賞他,你天天欣賞他5次,但突然有一天你沒忍住又吵他一頓,沒有關系,因為你有5次欣賞做支撐,最怕的是你一天給孩子說20句,19句都是在批評指責,諷刺挖苦,那就完了,不出青春期,你們的關系就要崩盤。
關系里存取款比例5:1。
21.取款行為
(1)指責:你這也不對,那也不對,總之我就是對的,你通通都不對。
? 在指責下長大的孩子容易出現兩種結果:要么極度不自信,要么嫉妒,叛逆。指責是非常厲害的提款行為。
(2)講道理,很多人說我脾氣很好,為啥孩子也越來越不愿意聽我說話,因為你就是那個你什么都對的那個人。你雖然沒有說他錯了,但大量講道理。比如: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他媽一說話,他起來就跑,后來我問他,你是不是不喜歡你媽媽講話?孩子說:老師你最好也離她遠一點,因為他一開口半小時停不下來。
? 大家發現那孩子一年級都已經不愿意聽他媽媽說話了,那就是講道理最主要只源源不斷,永不停歇的講道理。
? 在講道理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最容易出現的行為是打岔隔離封閉自己,他也不給你對著干,因為你說的都是對的,但他又覺得渾身不舒服,他只有離你越來越遠,你說東,他說西,說什么他當沒聽見,最容易養成打岔的孩子。
(3)否認。
? 你否認孩子的一切想法,一切做事態度,一切行為,否認他的情緒,感受。如:孩子在外面與小伙伴吵架了,他回到家很傷心,結果你來一句:哭什么哭,你是男子漢,看你那點出息,這就是否認,孩子會覺得你不理解他。
換位體驗。如:我是大家朋友,你們在單位,挨領導批評了,你來找我訴苦,結果我說,看你那點出息有什么可哭,有本事你把工作做好,他不就不吵你了嗎?請問你什么感受?
否認對方的一切,否認他的行為,否認他的想法,否認他的情緒感受,也是提款行為。
(4)過多提問和提建議。
過多:例如:孩子哭著回家,懂得經營關系的父母,第一時間可能問兒子:媽媽看到你很傷心,你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不懂得經營關系的父母先問:你咋了,你是不是又跟別人打架了?
還有一類父母,他們說孩子為什么越來越撒謊?撒謊是父母逼出來的,他為什么撒謊?因為你過多逼問,導致他越來越害怕,他不敢說實話,因為說實話有可能遭受更嚴重的懲罰,提問過多的父母,見不得孩子有一點風吹草動,你怎么了?是不是又跟別人打架了?你是不是今天作業又沒完成,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又沒有聽講,這一系列提問就是過多。
提建議:孩子失敗了,他還沒有求助,你看他在玩游戲,在做功課,你立馬開始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這樣做,這樣做才對,過度過多提建議在孩子還沒有尋求幫助,你就源源不斷的提建議,最容易培養,沒有主見,不愛思考,創造力差,越來越封閉自己內心,叛逆的孩子。
? 孩子越叛逆越不聽你的話,因為你們的關系賬戶已經瀕臨破產。
22.存款行為。
(1)共情: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的情緒,不是說事情不可以說,而是先表達你對他的愛和理解,再去說事情。
在任何一份關系里,情緒第一,事情第二,你才能經營一份良好的關系。如果翻過來在關系里事情第一,情緒低調,比如說:對方已經有情緒了,你還在說事情:你生什么氣?有什么生氣?你把這件事弄完就行了。對方越來越不理解你,有一天他離你而去,你說的再對他也不想聽你說的。
? 情緒第一,事情第二。情緒永遠放在第1位,當情緒平和,事情該咋辦咋辦。
情緒第一,事情第二。才是讓我們關系一直維持和諧的重要法則,因為當關系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你說什么都不行。
? 共情,就是你設身處地的理解他的感受。表達對他的理解關愛,再去說事情,對方會覺得,我爸爸媽媽朋友都特別的理解我,那時再去說事情,他才能聽進去你的建議,因為情緒中人,道理是沒有用的。
(2)高品質欣賞。
(3)推薦閱讀:《愛的5種語言》
有時候你以為的愛并不是對方以為的愛,如果你不了解對方,哪怕你掏心掏肺,對方感受不到你的愛,缺乏了解的從來不叫愛。
如:一對夫妻吵架特別好玩,老公覺得特別愛他的媳婦,他的媳婦卻覺得老公一天不愛她。一天他倆吵架,那媳婦喊著哭著:我求你了,我喜歡吃的是蘋果,請你不要把你喜歡吃的香蕉買給我。先生覺得我這么愛你,你為什么無理取鬧?我這么愛吃香蕉,我省吃儉用不舍得吃,省下來買給你,你還鬧什么情緒?他媳婦說:我求你了,我對香蕉過敏,我只喜歡吃蘋果。
? 如果你的愛是錯的,這跟對錯沒有關系,你的愛只是你的需求,那不是愛。真正的愛都是,你看到對方了解對方的前提下,你給予對方真正他需要的,才是真正的愛,否則停留在你自己世界里的只叫需求。
愛的五中語言:
(1)肢體語言:擁抱時,他覺得特別被愛。
(2)口頭語言:口頭贊美他會覺得特別被愛。
(3)禮物語言:你出差惦記他,給他買禮物,他覺得很被愛。
(4)服務
如:你跟他在一起,你可以不給她買禮物,不贊美,也可以不擁抱,但是你總是及時看到他的需求,他口渴了你會及時送上一杯水,他會覺得你特別愛他。
(5)陪伴:有時候可能自己獨立長大,很少有人陪伴他那種人,你可能什么都不需要做,在他的感覺孤獨時,你只要靜靜的坐在他身邊,陪他做一些他特別想做的事,他就覺得特別被愛。
? 每一個人需要愛的方式不一樣,只要你給對了,你才是真正存款存對了賬戶。
? 每個人最需要的基本上都是自己在童年時在原生家庭里的最缺失的。
例如:朋友夫妻倆,男的從小家庭條件不好,上小學很長時間還沒有穿鞋,過年能吃上雞蛋,都覺得特別的好。女的家庭環境很優越,每個次都是媽媽逼著他喝牛奶吃雞蛋,喝到吐,他特別煩那種優越的家庭,男的愛的語言是禮物,他從小物質匱乏,他很愛老婆,每次出差,無論多么貴重的禮物,他都舍得買。反倒老婆責怪他浪費沒意思,隨手送人,老公特別生氣,覺得老婆不愛他。老婆物質充足,父母忙,缺少陪伴,她覺得老公只要不是老出差,出去應酬,能待在家里,能幫他一起照顧好孩子,他會覺得先生特別愛他,先生又是一個好像一天不出門,待在家很受困的感覺,他倆沒學習愛的5種語言之前一直在抱怨,覺得對方一點不愛自己,他們彼此深愛對方,只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以為的愛給對方,后來先生少出門,陪妻子。太太給丈夫帶禮物,他們的關系越來越好。
? 看到對方存在,真正用對方需要的愛的方式跟他互動,才是更加倍的存款行為,想存款自己要先有,讓自己先活出來成為一個太陽。
作業:1.給自己的親子,婚姻關系打分。
2.覺察你所有關系里提款,存款行為。
3.實踐存款行為,把心得收獲分享在群里,每次分享可能幫助到他人,你會種下更多好的種子。